将军的神医娘子+番外(110)

作者:大猫无琼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就是安秋鹜一个闺阁女子都能想明白的事。

钱在权力面前有时候反而不是一件难事。

水至清则无鱼,更何况皇帝一手把权力放给了内阁。朝中一层层查下去有多少蛀虫,怕是一棒打下去能打倒一片。江南江浙两淮富庶之地,朝中有多少官吏不是置办房产就是养着几个名伶美妾,更有甚者养着几房扬州瘦马。

她做屏凡时混迹市井,出入各府后院多少都听过也见过。

果然,怀王防着内阁这一手,当堂就要拿出许多贪官污吏的账册来。十年不上朝的朝堂俨然就要变成公开处刑的‘刑场’。

人人自危,西北战事反倒不是头等要紧的事,如何撇清自己身上这些腌臜事才成了诸位官员的心头大事。

安秋鹜初听时觉得荒谬可笑,现在想来只为西北死在敌人屠刀下的百姓感到不值!

她为了魏家才成了屏凡,行医这几年也不乏救过些京中高官的女眷。绫罗绸缎织就的富贵窝不知坑害了多少百姓的血汗。

她垂眼看向握着灯仗的双手,头一次有些厌弃,厌弃这双手救了些不值当救的人。

所以父亲入太医院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数典忘祖’‘附庸权势’也是因为这吗?

安秋鹜头一次对这些言论起了疑惑。

她自嘲自己真是疯了!也像皎月一样胡思乱想起来。

祖父说怀王的目的当然不在此,不过是手里捏住筹码好与内阁有商量的余地。

果然,有官员正义凛然地出声山河寸土不让,要让这些敢染指永宁疆土的敌寇尝尝血的味道,要把他们打回老家去。

父亲说这就叫大势,大势所趋的大势。

一个官员站出来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六部和内阁有大半人支持起兵戈,蒲明几人只能灰头土脸的同意。

靖康帝虽然喜好修道,好歹拎得清江山固在他的大崇殿才能固在,他的皇权威仪才能固在。

于是下了旨意,命昭毅将军穆晋安速速领西北军入秋山道破敌,再命诚阳侯安虎世子爷安启辙为督军率京师三营押送粮草辎重。

而主帅则是司礼监太监洪堡。

安秋鹜以为自己听错了。

但祖父与父亲神色凝重,她便知晓此事怕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二伯说,内阁与司礼监关系匪浅。

皇帝这是既放心诚阳侯府又防着诚阳侯府。

祖父没说话,但是安秋鹜明白。

她怎么会不明白呢!

从看见祖父见了偷偷回京的赫廷,与怀王即将结为姻亲的太师府不断撮合侯府与将军府的婚事,再到发现赫廷就是昭毅将军穆晋安。

那一刻,她便知晓,她将是这场权位交易之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所以,外面传她的闲言碎语时她非但不担心,还让皎月找了说书先生推波助澜。

她庆幸也惆怅。

不管魏家背后到底有何隐情,说破天也是宫里那位下的旨意。要想正名就要像怀王今日在朝堂上拿捏那些官员一样,手中有了筹码才会有转机。

而她只有闯入这场交易的漩涡中,才有一搏的机会!

她在赌,赌祖父的眼光,赌怀王的手段,更在赌穆晋安的决心。

她与他殊途同归!

前院灯火比平日里都亮,军情紧急,三日后安虎父子就要出发前往西北。

仆从们连日连夜赶制衣物,准备自家主子出门所用器物。

安秋鹜把手中的灯盏往秋霜阁灯台上一挂,回房中收拾自己的东西去了。

西北之行,得再提前些!

--------------------

第52章 听话

=====================

大军出征, 督军还是诚阳侯这样的勋贵,京都的街坊茶市又热闹起来。

前些天还在议论纷纷将军府与侯府联姻的事这些天倒销声匿迹,没什么人在意。这倒也是, 太平盛世时这些可以当作闲来无事的谈资,如今鞑靼都攻破永宁朝的边关谁还有闲心去管这些勋贵谁和谁联姻!

香茗居是京都有名的茶楼。

堂下的说书人醒木一响折扇一开, 从他嘴里讲出来的逸闻杂事可以让人捧着茶盏嗑着瓜子听上一整天。

“要说这西北秋山道, 那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更有那银袍小将持方天画戟坐镇关门...”

讲一回, 四下围坐的客官便齐声喝彩。

二楼是个回字形的长廊, 长廊一侧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雅间。有人推门而出朝着堂下高台上坐着的说书人扔下几块银锭, 鼓掌喝彩道:“说得好!就照着这么说!”

那是个着褐色夹袄的仆人。

说书人见他出手大方, 喜笑颜开地朝上一拱手,接着滔滔不绝。

仆人扔下银锭转身进了身后的厢房,房中临窗坐着两人,年纪尚轻的这人挽着袖子正冲点茶汤,茶盏在他的手中浮起一层淡青色的茶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