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微微摇晃,揉碎了映在男子脸上的光影。
安秋鹜唇角向上勾起好看的弧度,她答的很认真,“那就多谢赫公子。”
她今夜已经让皎月带着银钱去了黑市,她要赶在出发前拿到金针。
她不需要穆晋安留下的人陪她去,但也不会拒绝眼前这个人的好意。
“赫公子既然要走了,那我是不是也该收些施针的报酬!”她好整以暇地看着穆晋安。
“你想再去趟蒲府。”
是肯定的语气。
安秋鹜说是,“上一次咱们算是无功而返。蒲夫人还有一剂药在沈记药铺,趁着这次给她送药我们再探一次蒲府,说不定还能有些收获。”
女子说话沉稳,手中也没闲着,有条不紊地去取他手上和脚上的银针。
这一次不知怎得,针一拔皮肉下便激起钻心的疼痛。这些痛并不算什么,只是一时不备说话间语气便不大稳。
“你想去,我陪你去。”
他答的爽快。
安秋鹜眼中绽出点点光亮,“如此甚好!”
她站起身颇为欣慰地拍了拍男子的肩膀,“那三日后咱们药铺见。”
——
寅时末,天际还是一片黑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
万福街却亮如白昼,各府院门前小厮牵着马等着自家主君登车。院内仆人们急急地捧来官服官帽伺候自家主君穿戴。
安秋鹜窝在层层帷幔后,皱着眉头把被角又往头上拉了些。
侯府里除了秋霜阁,大房院里和二房院里都响起嘈杂的声响。安秋鹜蒙在锦被里半晌,慕然掀开帷幔赤脚下了地。
推开房门站在秋霜阁的高处,整个万福街映入眼帘。
街道上各府的马车踏踏前行,汇聚成一股流向宫门的金色汪洋。
圆月高悬,秋风拂面。
安秋鹜抱紧胳膊朝宫中高耸的大崇殿望去,往日夺目的琉璃瓦破天荒地在夜幕中黯淡了下来。
“咚!咚!咚!”
这是午门上的“鼓三严”,三通鼓后百官排队等着钟鸣开门之后入内。
永宁朝靖康帝在躲进大崇殿十年后,第一次坐在了太和殿的龙椅上听臣子奏事!
--------------------
第51章 圣旨
=====================
这次朝议从天未亮议到日暮西山。
诚阳侯府外仆役们点起两盏檐角的风灯, 才见自家三位主子的马车缓慢地从长街一路行来。抬脚凳的抬凳,搀扶地搀扶,还有小厮跑着往后院报信的, 又是一番忙碌。
安虎父子却一脸疲惫凝重,一语不发地往前院书房行去。
眼瞅着到宫门落钥的时间还没见着几位主君回府, 二房和大房都有些坐不住, 着急忙慌地差人去宫门外候着,一有消息就立刻回禀。
安秋鹜知道的时候正和安煜安允在安婉的院子里。
好不容易逮着二伯没在家的空当, 两位兄长说什么都要去看望这位和离归家的堂妹, 便央着安秋鹜一起到二房看望安婉。
兄妹几人初听也甚是担心, 侯府与宫里的关系虽亲厚但朝政上的分歧素来关系着一个家族的身家性命。
安煜与安允两兄弟对自家几位长辈的政见还是知道一二, 出了二房便带着各自的小厮在前院影壁处等着,安秋鹜本想回万芳堂陪着谢漪澜,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跟着两位兄长等着祖父和父亲下朝归家。
她还不想去触霉头,宽慰的话说得再多母亲未必会领情。
自她与穆晋安定了这门亲事后,谢漪澜再没见过她!
转过前门便见高大的影壁处矗立着三个小黑影, 安虎上了年岁身子虽硬朗视物却跟不上年轻人, 他眯着眼瞅半天, 直到三个小黑影走近才看清是自家的三个崽。
少年人脸上的担心溢于言表。
安虎觉得很是欣慰, 眼眶一热拍着两个孙子的肩膀道:“好小子,更深露重带着妹妹也不知穿厚点”说着便把仆人递给他们父子三人的大氅悉数搭在了安秋鹜兄妹身上。
安启辙...
安启平...
他俩的手还伸着呢!
果然是有了孙子忘了儿。
安秋鹜兄妹三人见自家三位长辈全须全尾地归家, 心里的担心散了大半正要告退, 却被安虎拦了下来“站也站半天了,走, 去祖父书房歇歇喝杯热茶暖暖身。”
安煜有些迟疑, “今日朝议, 祖父与父亲还有二伯想是还要商讨, 我们兄妹三人也可旁听?”
西北之事刻不容缓,还不知今日朝中是个什么光景。
安煜已成家开院,在朝中领了差事,寻常前院有什么要事商议的便会叫上他。他回头看一眼安允和安秋鹜,二弟年纪尚小明年才春闱,小妹是个刚定完亲事的女子,这些朝政上的事他们也听吗?
安虎回头望了安启辙兄弟一眼,随后伸出一直背在身后的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