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儿,沉浸在悲痛中的人缓缓合上了眼皮,难得地睡了过去。
颜吟漪低头一看,动作极轻地将怀里的人放在了被褥上,掌心抚着那睡梦中依然紧皱的眉心,在她耳边低低呢喃道:“乖阿梧,好好睡吧,我会一直一直陪在你身边。”
第60章
抵达京城时, 已是万物凋零的深秋。
广宁长公主战亡的消息早已传到了京内,新帝心痛不已,携了文武百官在城门口亲迎长公主的棺木。
昏沉的夕阳挂在天际,洒落黯淡的光晕, 城门内的街道旁也站满了身着白衣的百姓, 没有推搡, 没有拥挤, 每个人都安安静静地观望着大开的城门, 眼里隐隐有些许泪意。
马蹄声渐渐响起,赶了许久路的一长串队伍终于出现在了众人眼中。
“臣孟溪梧幸不辱命,将粮草平安送达池州城。”高耸的城墙下, 孟溪梧翻身下马,单膝跪在了永和帝面前, 声音沉着冷静, 只是细听时有些许沙哑,“今护送广宁长公主棺椁回京, 入土为安。”
楼璟免了她身后一众将士的行礼,又扶起了她, 缓缓拍了拍她单薄的肩,“皇姑姑为国身死, 朕日夜难安, 想必你也不好受……”
顾及着广宁长公主的棺木需要尽快下葬, 君臣之间并未寒暄太久。楼珏命孟溪梧和一众将士先好生歇息, 那棺木便交由禁军送至乾元宫停放,接受百官吊唁后, 明日便送往皇陵安葬。
不过孟溪梧摇了摇头,随着禁军前往了乾元宫, 打算好好再陪一陪她的母亲。
楼珏看着她灰白的脸,已经添了几丝憔悴,即便再担忧她,但也不忍再劝。只是看向默不作声跟在孟溪梧身后的颜吟漪时,她还是开了口:“表妹,你和颜小姐外出奔波了许久,即便你身子挺得住,可颜小姐身子虚弱,你不如陪她好好歇一歇?”
孟溪梧还未回话,颜吟漪已先一步回道:“多谢皇上挂念,只是长公主殿下是臣妇的婆母,臣妇想陪着郡主一同为殿下守最后一夜。”
众人皆知颜吟漪是上了皇家玉牒的清河郡主夫人,所以她这话也没错。
整整一夜,文武百官并未有一人归家,恭恭敬敬地守在殿外,等待着天空破晓时,将长公主护送至皇陵安葬。
天蒙蒙亮,带着寒意的秋风瑟瑟,扫落了枝头枯黄的枝叶,飘荡在已经封好了的棺木周围。
广宁长公主一生唯有一女,与定安侯府也不算亲厚,所以侯府的人跟在后面,仅有孟溪梧和颜吟漪两人走在最前面,一人捧着雕刻着长公主名讳的排位,一人撒着漫天的纸钱,慢慢行走在昏沉的日光里。
皇家墓地规格严谨,帝后合葬,妃嫔按照位份以此往外安葬,而绿树成荫的东南边独辟出另一方风水宝地,用于安葬其他皇室成员。
广宁长公主便会被下葬于此。
墓穴早已挖好,抬棺木的一众禁军慢慢放下,在场众人再次弯下腰,做出最后的道别。
因着长公主临死之际交代过,她的墓葬简单一些便好,无需太多丰厚的陪葬,所以孟溪梧没有违拗她的意思,抬了抬手后,便让人一点一点埋上这一方并不算太大的墓穴。
……
永和一年,云国来犯,连吞三城。广宁长公主带兵支援池州,夺回二城,却不幸身中毒箭,无力回天,遗憾离世。
永和帝珏感念长公主功劳,追封其为护国大长公主,谥号仁懿。并罢朝七日,为其哀悼。
泛黄的落叶掉落,枝干已变得光秃秃,张牙舞爪地在浅淡的月光里投下斑驳的影子。
京外永平行宫内,候在门外的宫人悄悄打量着里面的光景,想要细细听上一会儿,可里面的人说话声音太小,倒是什么也听不清。
明黄的床榻上,太上皇半靠在堆叠的枕头上,大约是浑身无力,软枕陷出深坑,托举着太上皇疲软的身子。
“……不管如何,如今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你……楼璟虽然犯下错事,但清河已经下令诛杀了他……他也算是得到了应有的结果……”太上皇低声咳嗽,有气无力地朝坐在一旁的楼珏说道。
“人已经死了……恩恩怨怨也没了……你便下令将他送往皇陵下葬吧,免得……免得他成为无人认领的游魂……”
到了这个时候,太上皇还是对楼璟无法太狠心。
可楼珏并未答应他,甚至面带讥讽地扯了扯嘴角:“父皇,楼璟当初给你下了毒,如今又射杀了姑姑,这样狠毒的人,你当真还想着给他留一丝死后的体面吗?”
不等太上皇回答,她冷下脸色,一板一眼地说道:“而且当初是你亲自下令废楼璟为庶人,在玉牒内除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