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晟接过百里安递过来的杯子,喝了一口汤:“谢先生错了,这天下不是百里家的天下,也不是朕一个人的天下。咳咳~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啊!”
谢庭宣抬眼瞄了一眼脸色苍白的百里晟,这皇帝,有点意思。
能说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且他治世之下,除了赋税比较重之外,也没传出什么不好的事情。
赋税这个事情,他应该也是没办法。
百姓不交税,前线将士吃不饱,怎么打仗。
一旦前线溃败,敌军长驱直入,国将不国,受苦的也还是一国百姓。
御书房里只有范直和百里安,谢庭宣和皇帝,没有其他伺候的人了。
“皇上圣明,草民佩服。草民虽居于山野之间,也必当尽力为皇上分一分忧。自当协助皇上安内于民,造福黎民。”
百里晟大喜:“谢先生,朕有一问。先生因何不愿入朝为官?”
“草民实属有难言之隐,还请皇上不要怪罪。”
这跟当面问别人为什么不考清华一样,是因为不想吗?
还不是因为不能!
这可比考清华事儿大多了!这要是入了朝,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百里安不再当透明人了:“皇兄,她虽然说不入朝为官,但是没说不为皇兄出力啊。这朝廷里的官,他们那些人当得好。可这田里的官,谢庭宣她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人。”
“百里兄你——不是,安王爷你这折煞草民了,草民可不敢。”
百里晟难得的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丰原县令是先生之友?是叫孙文中吧,前几日他的折子递到了朕这里。里面可是把先生带动丰原县一县一州的经济这件事情跟朕交代的清清楚楚。安弟他的话,朕也是信得。何况孙文中他也不敢拿他的九族之性命来骗朕。”
“略有夸词,略有夸词。”
“先生谦虚了,谢先生高才,今日得见,实属朕之幸事,盼望能有与先生再见之日。安弟,代朕送谢先生。范直,你也去吧。”
谢庭宣没讲究那么多宫廷礼仪,她不懂,也不想懂。
跟皇帝作揖之后,随百里安离开。
从皇宫出来,谢庭宣松了一口气。
百里安送谢庭宣离开大殿之后,又折回了御书房。
百里晟咳出血,正在用手帕擦拭。
“皇兄,您不该让范直离开!他的医术是太医院最好的了!”
百里晟摆摆手:“安弟,你莫慌张。前次你说请谢先生入京,她不肯。如今为了求医找来,朕这岂能藏私。让别人去,朕不放心。你的脾气也该收敛些,范直跟随朕这么多年了,你应该知道,他已经尽力了。”
“我知道,我知道我才忍不住,我会跟他道歉的。”
“你啊!谢先生她不愿意留京,是朕做的还不够好吗?”
“皇兄,您是皇帝,您做的自然是最好的。只是谢庭宣她志不在此,她说过只想和她夫人过平淡的日子。但皇兄,或许她这次来京会是一次契机。”
“哦?怎么说?”
“她既然不喜欢京都的官,那皇兄可以封她一个闲职,不用上朝,但凡她所去之地,各地大小官员只需配合就好。让她既可以做闲云野鹤,也可以帮皇兄管理各州县的农收。这样她也不好说什么,而且具臣弟观察,但凡她种植出来的那些,不止农作物高产,水果类也是极其高产且味道甜美。皇兄还记得她之前从丰原送过来的一车砂糖橘和橙子吗?”
说起砂糖橘和橙子,百里晟眼睛亮晶晶:“记得,莫非也是她种出来的?朕倒是不知道丰原县竟能种出这样甘甜的橘子。”
“都怪臣弟一时大意,竟然忘记跟皇兄说这件事情了。”
“那依安弟之意,朕应该封她个什么官职?大司农如何?”
“皇兄,若如此,朝廷里那位大司农该如何自处啊?”
“那依安弟之意,朕该如何封她?”
封太过,则百官不服。封的官小了,又压不住地方官员。
第124章 救治妮儿
至于封谢庭宣一个什么样的官,这其实也是一个难题。
百里安思虑再三,只能在大司农的基础上再设新职位。
“皇兄,谢庭宣她既然不想入朝,不若让她游走四方,做一个四方司农,掌管天下田地耕种之事。不必入朝,也不必述职。专心研究各地耕种,如此即便不是朝官,也可为朝效力。”
“这件事朕命人着手去办,谢先生在安王府,安弟多费心了。”
“这是臣弟的本分,皇兄切勿忧虑,臣弟先行告辞。”
谢庭宣从皇宫出来就被接入马车,一路往安王府赶去。
她和范直面对面坐着,之前在大殿跟皇帝说的那些话,范直也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