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家老两口白日里都去钟家堂屋里待着,只有晚上才回自己屋里睡个觉。
胡同里其他人家从五号院门口经过的时候,都下意识放轻了脚步。
有孩子的更是都给拘在家里,坚决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玩闹了。
要知道,除了在外地回不来的孩子,这五号院儿里可是整个胡同的希望!
到时候出成绩了他们可是要跟周围胡同炫耀的,谁家小孩儿敢闹一个试试!
最夸张的就属胡同口三人组了,只要见这有拿着书本想进来胡同的人,甭管什么理由全都不给进。
“婶子,我就是想找一下王老师。”
刁大嘴:“什么王老师,我们这儿没有!”
王军义和何权这俩老师,为了考试那都是和校长请了长假。
校长不愿意,这俩人直接辞了职。
也是孤注一掷了。
他们常年接触知识,自然知道知识改变命运不是一句空话。
都是平常人,说他们自私也好,不顾大局也罢,谁都想要替自己的未来拼一把。
总之,整个胡同空前团结,所有人都在为这个小院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压力倍增,也有了无限的动力。
而钟文敏在宣布恢复高考五天后,带着自己的包裹迈进了鹁鸽胡同。
胡同口三人组看见精气神儿完全不一样的钟文敏,个个都震惊得不行。
最后还是刁大嘴率先回过神儿,一拍大腿拉住了人:
“敏丫头,你咋这个时候回来了?”
钟文敏笑容灿烂,脸上都是势在必得:“刁婶儿,我回来高考!”
刁婶子更高兴了:“哎呦!那不就是十全十美了!”
“啥十全十美?”金婶子没听懂。
篾子婶很嫌弃:“你笨不笨!就是明年咱们胡同能出十个大学生!”
这话金婶子听懂了。
好的,打现在开始一只蚂蚁都别想爬进胡同!
虽然冬天似乎不咋能看见蚂蚁。
----
老爷子寄出去的包裹都是学习资料,钟文西是不打算考的,钟文敏和卫圆圆是有心思的。
尤其是钟文敏,接到消息就开始废寝忘食得学习。
她不信爷爷会无的放矢,一定是有什么苗头。
于是在卫家帮助下,钟文敏先是淡化了在文工团的存在。
然后有了确切消息,钟文敏十分干脆得选择离开。
文工团很好,那身军装也很好看,但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要去读大学,她要看她想看的书,她要拿起笔写她的故事。
她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好在一路走来,遇到的都是好人。
最难的户口问题,卫父也给出面解决了。
她要回家了。
钟父钟母也乐呵呵把他家二闺女的户口接了回来,不会耽误了报名。
不管出去多久,走得多远,不管谁有什么苦衷,钟文敏就只能是钟家二房的孩子。
天王老子来了都不管用!
钟文敏的回归最激动的自然就是钟文姝了,一见到直接扑上去挂在了她身上。
钟文敏由着她,然后让钟文南把包里的榛子松子拿出来分了分。
这短短的一瞬,也算是难得的休息。
“敏敏!”
“学习了。”
“好嘞!”
叙旧不在这一时,她们未来还有无数个日夜。
时间不等人,时间也不会辜负努力的人。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全国570万符合条件的考生走向了那扇关闭十余年的大门 。
贺实载着钟文姝,钟父载着钟文敏,钟文东蹬着三轮车哼哧哼哧拉着南月夫妻俩。
远在祖国最南边的北小弟也坐在了硌屁股的拖拉机上。
钟母请假,陪着老爷子快步往考场走。
钟文婷跑到供销社门口,极力远望。
胡同口三人组抱着闹腾的小孩子,告诉他们,姑叔舅姨去光宗耀祖了。
是的呢,我们拼尽全力来奔前程了!
第126章 愁人呐
人这一生能有多少难以磨灭的记忆?
其中又有多少可以在年老的时候讲给后辈听?
如果只能选一件,那钟文姝一定会选今天。
她觉得自己一辈子都会记得这一天走出考场的心情。
身边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不吵,反而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欢呼。
毕竟,不管考得好与不好,这一定是独属于这个年代震撼人心的场面。
很多不认识的考生就因为一眼对视相互握手连连说:“辛苦了”。
更有情绪激动的人,直接拉过身边的陌生人就是一个拥抱,嘴里喊着“我出息了,我竟然参加高考了!”
被抱的人也没推开,语含骄傲配合:“我也出息了!”
没人觉得不妥,因为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钟文姝刚被身边的人放开,就一眼看见了人群中抱着一个军用水壶笑吟吟望向自己的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