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望去,山连着山,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阿晏,你说下暴雨山上的泥土会涌下来么?”凌易谦漫不经心的问道。
“我们上山看看吧,若土质松软,估计会发生滑坡之类的灾害,兰溪县以四面环山,中间为盆地,90%的人住在盆地,倒是忽略山里的村民了。”
凌易谦麻溜儿穿好鞋袜,夏清晏已经上道了,也不用他多说什么。
果真如夏清晏所料,山地土质松软,若是下大暴雨的话肯定会遭灾。
“哎……”
有人冲着夏清晏大喊,向着他俩人不断挥手,示意他们不要再往上走。
寻声而去,是刚才那老头背着背篓。
“小哥儿,不要去那边,不吉利。”老头眉头拧在一起,一连沉默道:“去年大暴雨,泥水将房子冲毁,压死了一个快要生产的哥儿。”
“县衙没人处理吗?”
夏清晏好奇,他翻看了近几年的卷宗,没看记载这件事啊。
“双溪村偏僻,衙门也只有在催交税的时候才会露面,哪有人会管我们的死活。”老头随意在地上坐下来:“只是说来也奇怪,今年没见催税啊。”
“刘县令已经被罢免了,重新换了县令你们不知道吗?”
老头摇摇头。
“双溪村土地疏松,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可不是么,每年都有死的人,我们已经很努力的加固房子,但悲剧依旧还会发生。”老头有些难过道:“去年死的就是我家的哥儿,老头我命苦啊……”
“梅雨季即将到来,你们愿意暂且出去避一避么?等雨季过了在搬回来。”凌易谦问道。
老头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嗫嗫道:“能搬哪里去呢?”
“这不用你操心,我有打算。”凌易谦拍拍胸脯保证道:“肯定不会让你们露宿街头的,你要不要召集村里人问问,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再来,若是决定搬走,早点收拾好行李。”
“多谢小哥儿美意。”
老头瞅了瞅天空目光悲悯,他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
“大爷您见多识广,认不认识这东西。”夏清晏掏出一张纸,纸上是凌易谦画的棉花。
凌易谦吃惊。
“这东西后山有,村里人采回来当柴火烧。”仔细端详了许久,老头郑重的说道:“你们找这玩意儿干嘛。”
“我看书中记载,这玩意可以缝在褥子里面,冬天比较暖和,我想试试。”凌易谦随便胡诌了一个理由:“大爷,麻烦你带我们去看看,这是辛苦钱。”
凌易谦连忙掏出一块碎银塞进老头的手里笑呵呵的说道:“若真的保暖,冬天不就好过许多么。”
“银子还给你们,跟我走。”
三人爬了许久,凌易谦累的气喘吁吁,前世外出靠车辆,爬山靠缆车,这下真的太累了。
走到半路,凌易谦实在走不动,落后了许多,他扑通一声坐在地上撒娇:“阿晏,你去看吧,我实在走不动了。”
“我不认识,起来我背你。”
凌少爷娇气的毛病又犯了,夏清晏无奈只好蹲下身背起他。
趴在夏清晏的背上,凌易谦面红耳赤,老头往后看了一眼朗声一笑,又在前面带路。
大概又走了一盏茶的功夫,老头指了指前面的灌木林问道:“是不是这玩儿?”
凌易谦从夏清晏的背上跳了下去,轻轻摸了摸柔软的棉花点点头道:“阿晏,今年冬天不会难熬。”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年年冬天会冻死很多人。”夏清晏感叹。
“你过来摸摸,可软绵绵了。”凌易谦采了几朵棉花放在夏清晏的手心。
“我回去先试试,大爷你记得问问大家梅雨季要不要搬出去。”见凌易谦再三叮咛,老头郑重的点点头。
“大爷放心,我们不是坏人。”瞧见大爷一脸谨慎,夏清晏乖巧说道。
“好孩子。”
第35章 谦哥儿神通广大
从双溪村出来,夏清晏愁眉不展,双溪村也就三十几户人家的样子,但兰溪县穷的叮当响,这些人该安置在哪里呢。
“带你去一个地方。”凌易谦神秘一笑,一挥马鞭调转了方向。
两人出了城门往西十里开外,是一座庄子,周边种着的玉米已经长的很高,晚风吹过轻轻摇晃。
“这是什么地方?”
夏清晏看着玉米长势喜人,空气里还泛着泥土的香味惊讶的问道。
“咱家的庄子,只有李叔一家在照看,双溪村的人暂时可以安顿在这里。”
“少爷,您过来了。”
李叔见到凌易谦过来有些惊诧,他来庄子里准没好事儿,急忙谨慎伺候着。
“李叔,庄子里还有多少闲置的房间?”
李叔不明所以,想了想说道:“还有五十多,少爷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