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怎么成这样了。”明明是大夏天,她却抱着一个火炉。
“你…你是谁呀?”卫长瞟了李若惜一眼。
“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栾大没死。”
卫长那雾蒙蒙,死鱼似的眼睛中透出一丝亮光。
李若惜见她有反应了,心中一喜。说道:“栾大只是有事离开了。半年后他会与你相见的。”
“若惜,你不要安慰我了。栾大再也不回来了,他是被父皇残忍的腰斩的。”
“卫长你听我说,这是我的秘密,也是栾大的秘密。我也只能跟你一个人说,你明白了吗?”
“什么秘密?”
“我和栾大都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我来自两千一百多年的世界,而栾大比我还晚一百多年。”
“你说的是真的?”卫长的理智刚刚有些起色,听到这个秘密恐怕是难以置信吧。
“恩,”李若惜接着说道:“所以栾大才知道许多你们不知道的事,才会被误认为是神仙,或见过神仙。”
“难怪妹妹是个敢作敢为之人,我想是因为你所在的时代不同吧。”
李若惜不得不佩服卫长的聪明。
卫长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那你就不是李敢的女儿呢?”
李若惜点点头,说道:“我只是附在李若惜身上,而这可怜姑娘早已死在大漠了。”
卫长默然,她知道李若惜跟刘据少时的誓言,所以当她听说李若惜又跟卫伉在一起时,她气这个李若惜脚踏两只船,或者是让据儿和伉儿不合,但没想到此李若惜也不是当初的那个李若惜,也就是说一直以来都是她破坏自己表弟的幸福。
“我想你一直都喜欢的是伉儿吧。”
李若惜想了想,说:“以前是,但现在不是了。”
卫长听到这个回答,心中一痛,那个在御花园的发生的一切造成了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却是自己逼着卫伉做的。“那你当初为什么还同意跟据儿的婚事?”
“因为在这之前,我见到了那个李若惜的灵魂,她希望我帮助她照顾太子,再说当时我已经是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李若惜了。再怎么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了。姐姐,别光说我了,你打算怎么办?”
“你说吧。”卫长信任的望着李若惜。
“你这次要装疯了,然后在半年后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这里,去栾大那个时代。”李若惜真的不希望卫长看到后来发生的那一切。她有资格追求自己的幸福。
“恩。那你说他还记得我吗?我听人说过人死要喝孟婆汤过奈何桥,会把今世所做的事情都忘了。”
“你放心,姐姐。世界上有可以不用喝孟婆汤的来世。”
卫长淡然一笑,“是吗?”
半年后,卫长就在李若惜面前消失在那道光束间,京城传言:卫长疯了就走失了。刘彻派出去的人都没找到,卫长就这样在汉朝历史上消失了,卫皇后并没有多大的悲痛,可能她认为女儿与其那样活着,还不如快快乐乐而去。而她现在应该想想自己,毕竟皇上的心思都放在那个刚刚进宫的李夫人身上了。
第35章 第三十四章
当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站在李若惜面前时,吃惊的并不是太子妃娘娘,而是这位皇上的新宠。李夫人是由哥哥李延年那首有名的“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歌带到刘彻身边。于是那个被史书称为可以三日不进食,但不可一夜无美人侍寝的皇帝果然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把她封为夫人。顺带着提拔了她的两个哥哥李延年和李广利。
李夫人进宫之前,就听说过太子正妃是美的如狐仙幻化般。可是女人对女人的外貌都是好奇的,特别是这位有着倾国倾城之称的李夫人。
这天李夫人来到宣仪宫前的花园前,听到一阵琴声,琴音忧伤苍茫,曲情低沈严峻,如泣如诉。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是琴师,所以李夫人也懂些琴音。这琴音明明是悲切万分之感,弹此琴者必是感怀身世,或许是那个不得宠的妃子所弹。李夫人寻着琴声而去,只见花园中有处精致的亭台楼阁,亭中的石桌上摆着一副凤尾琴,弹琴人身着素白色的便服,那芊芊玉指拨动琴弦,竟能如此哀婉之音。李夫人站在弹琴人的下方,本想抬头看看这位弹琴人,但阳光照的有些刺眼,而那阳光洒落在弹琴的少女身上,又让李夫人恍如产生错觉,那少女已如羽化成仙一般。
李若惜见有人来了,就停下琴,走出亭子。这宣仪宫是当初卫长的寝宫,现在卫长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了,想到卫长曾经的多番照顾,又想到自己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父母身边,来到这宣仪宫就一番感慨,于是才有了刚才如泣如诉、忧伤苍茫的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