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临床治疗IA的术式有两种,一是开颅夹闭术,即切开头颅,用血管夹阻断瘤动脉;二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即自大腿根部的股动脉行Seldinger穿刺,插入细长的微导管,沿体内血管找到IA的位置后,放入弹簧圈填满动脉瘤腔,诱发血栓形成,使得动脉瘤腔没有血流通过,从而降低其破裂的可能性。”
“临床结果显示,介入式治疗可提高预后良好率,优于开颅的治疗效果。”[2]
“纳米机器人早期主要用于对动脉瘤的精准检测。”[3]
“近期名为‘艾拉’的纳米机器人横空出世,正式成为治疗IA的术式之一。与介入式的治疗思路类似,自股动脉导入纳米机器人,其在体内自动定位至病灶处诱导血栓形成,从而实现微创、无创治疗IA。”[4]
“‘艾拉’使用的新型生物材料可被人体自然代谢,无需考虑体内残留等问题。可以预见,这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良好率将远优于传统术式。”
视频结束,谷桥关闭屏幕共享,她那张极具东方特色的脸重新出现在屏幕上。
谷桥:“程,恕我直言,如果你是以鹏跃的名义向我打听‘艾拉’,我只能说这是机密无可奉告。但如果你是以个人名义,我说不定会帮这个忙,比如待会从Evan嘴里‘榨’出来点信息。”
Evan就是她老公,“艾拉”的核心研发人员之一。
“不过。”谷桥话音一转,“‘艾拉’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就能完成制作的,从生物材料到控制设计的工业软件,缺一不可。就算我从Evan口中套出了什么,也只是冰山一角,并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程数笑了下:“当然,这个道理我是懂的。”
谷桥也笑道:“开个玩笑,我知道你没有这个意思。我能提供的信息大概就这么多,如果想尝试这种新型的动脉瘤治疗方式,目前只能到米国来做手术,费用大概是80万到100万。毕竟近百亿的研发成本,他们要一点一点收回来。”
程数露出乖巧的笑容,由衷道:“谢谢师姐。”
谷桥:“小事儿。没有其他问题的话,我先下了,有事儿随时联系。”
程数点点头:“好的。”
电脑屏幕上蹦出“会议已结束”的图标,程数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消失。
IA多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
她点开了程女士的聊天框,选择语音通话并拨通。
等了将近一分钟,对面才慢悠悠地接起。
“喂?”
程数缓缓吐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妈,你最近身体怎么样?”
对面有些不自然地停顿了下。
随即,连珠炮般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能有什么事?你管好自己就行,大早上的不知道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程数闭眼,深呼吸。
她用食指抵住音量键,程女士的声音一点一点变小,直至微不可闻。
三分钟后,程数将手机贴近唇边,说:“不聊了,有人找。”
说完,点击挂断。
程数缓了缓,又微信小窗联系陈老师。
陈卓,程数的导师,科大教授、博导。
程数转发了“华国科协”前几天新出的「2033年新当选华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公示」的微信公众号推文。
然后发了一个【猫猫叹气】的表情包。
陈卓秒回【呜呜呜】
陈卓【虫虫真的卷不动啦.GIF】
程数看着陈老师发来的“草履虫仰卧起坐”的表情包动图,唇角不明显地勾了下。
陈卓【不说啦,跟你师母要上飞机了,飞东南亚,回来给你带伴手礼】
程数删掉刚刚打的几句话,回复道:
【玩得开心。】
陈卓和她的伴侣是程数身边出现的第一对同性恋人。可以说,程数能够迅速接受自己的结婚对象是女性,陈老师有一半的功劳。
程数还依稀记得,陈卓曾直言不讳她出柜时的辛酸——被同僚嘲讽,选择脑科学作为研究方向之一的原因,是不是想治好自己的同性恋倾向。
那个时候同性恋还跟精神病“挂钩”。
如今同性婚姻合法,竟然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陈老师跟她的爱人双宿双飞,肯定身体没什么大问题。程数松了口气。
程数又想到自己现在的身份,忽地有点愧疚。她保完研选择跟着陈老师直博那年,陈卓就问过她以后有没有想留校任教的打算。
程数对自己的未来没什么规划,一直都是随波逐流,到哪步想哪步的事。听到陈卓的提议,点点头就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