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厂里真的是按着告示上所说优先录用有困难的妇女同志,本来乱糟糟的队伍很快就变得有序起来。
等招够了一百人,那些没招上的没一个人不满,见到施愫愫出来说明情况,反说不用解释了,她们都理解,不约而同地给施愫愫鼓掌。
而被招上来的更是泪流满面地一起给施愫愫和计方两位干事鞠躬,齐声感谢林业总局的善举。
只是招一批临时工,对内有交代,对外又赚了口碑,郑司长已经够满意了。
没想到后续施愫愫的操作直接让他有些目瞪口呆。
施愫愫反手就让她手下的俩干事给这次招工的事儿宣传出去。
因为是目标明确的宣传,很快这事儿就如期待地被全国妇联知道了,为此妇联专门派人来总局了解情况。
郑司长已经不会了,干脆都交给了施愫愫。
施愫愫竟很磊落,直接跟妇联的同志说,她确实想让妇联跟进这件事。
她想帮那些弱势妇女是真,可做了好事她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单位团体加入进来,这样才能更多的弱势妇女获得帮助。
她希望通过这样的薪火传递,让所有的妇女同志都能挺直腰走出来!
施愫愫这一番话让妇联的同志红了眼眶,当场表示这事儿妇联一定给大力宣传出去。
礼拜六,妇联就出面请了人民日报的记者过来做了专访。
礼拜天的人民日报的显要位置就刊登了这道专访。
礼拜六那天等报社记者走后,郑司长还跟施愫愫表示了惭愧,说误会了她。
没想到施愫愫坦白说她跟妇联的同志说的都是她真实的想法,她确实想帮助到那些弱势妇女,也想让更多的单位能多给她们提供工作机会。
但这也不妨碍她借着这个机会给厂子宣传出去,两利的事儿何乐而不为呢!
郑司长那天还有些没大明白,可今早一来上班,董秘书就过来汇报说,给日化二厂那边打电话一直接不通,好容易打通了才知道,全是全国各地打来订精油香皂的。
郑司长这下对施愫愫更欣赏了,这孩子小小年纪,竟是走一步算三步的。
有这样的女儿在前刷足了他的好感,郑司长对施常青更要青眼有加了。
第136章
闺女那么大能耐, 爹肯定也有几把刷子。
没有像接见施愫愫那回,还要评估确认一番, 见到施常青,没有迂回,郑司长开口就给他安排好了工作。
原来森工司下面有家木制品厂,厂里生产的产品一直没什么竞争力,开始还能维持在饿不死吃不饱的状态,这两年已是亏损到需要司里补贴了,可说是司里最扯后腿的一家单位了。
司里讨论过几回后,前阵子就准备给木制品厂关停合并到木材加工厂那边,让木材加工厂再扩大下产能。
可等坐下来谈的时候, 只第一回 合,在关于木制品厂的人员安排上就没谈拢。
两边都各据一词谁都不让份儿, 郑司长火大到不行, 正准备强势干预时,恰好九原那边跟总局推荐了施家父女。
提起施愫愫, 总局这边的主要领导都知道这么个人。
她要调来,郑司长这边二话不说就接收了。
至于施常青,郑司长开始是没什么想法的, 结果后面听到人事处长在那里介绍, 说施常青负责的厂子生产的家具都卖到哪儿哪儿了, 郑司长一下就想到了木制品厂,这人来的正合适了。
这不他跟着就把施常青也要来了。
之后听到施彦铭和姚立民的情况,想着施家还真是人才济济,起了惜才之心, 郑司长又顺势留下了施彦铭。
营林司那边也没走空,高兴地接收了姚立民。
回头郑司长就撤销了木制品厂和木材加工厂的合并决定, 专等着施常青来了把摊子交给他。
之后就看施常青能不能给木制品厂给带出起色来了。
现在人来了,简短对话后,郑司长心里就有底了,施常青有足够的能力接手木制品厂,他很看好。
郑司长也不求施常青给木制品厂带到多么高的高度,只要给厂子盘活不用司里总补贴,他这里就记施常青一功。
听郑司长介绍木制品厂的情况,施常青就问是否可以增加家具生产线,他在家具这块儿还有很多想法。
郑司长直接告诉他,只要能给木制品厂盘活,就是给厂子全改成家具厂也没问题。
总之死马当活马医随施常青发挥,他和司里都没意见。
施常青反觉着有压力了,能让郑司长这么没要求的厂子,想也知道情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