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成安二十九年,她的名字却再一次出现在了章行舟的手札里。
“其实从一开始,她便带着长公主躲到了连山。”钟毓听过丞相方才娓娓道来的那些旧事,忽然记起他先前说过,在柳堂玧出事以后,柳家其他人便迁往了连山。
“她猜到会有人顺着往先皇后的外租家还有自己在随州的老家查下去,也知道除了柳家人以外,没人会知道自己曾给柳非当过不到两年的女儿,所以将公主带出宫以后,柳香如第一时间便带着公主去了连山,找到了那时柳家的旧人。”
“其实当她找上连山柳家的时候,柳家的人便只剩下柳家大儿媳后来生下的小女儿,也就是章行舟手札里提到的那位侄女。”
“侄女?可那不应该是......”钟毓忽然意识到问题,她有些奇怪,“按理来说柳香如是柳家二子柳非的养女,那大儿子的女儿应当将她唤作姐姐才对,为什么会是柳香如的侄女?”
丞相闻言摇了摇头:“具体内情我也不是十分清楚,但章行舟的手札里写得十分笃定,柳香如和这位侄女,连同一个小姑娘一起住在连山,而那位小姑娘——”
“就是长公主?”
“就是长公主。”
呼之欲出的答案引得钟毓下意识出声。
而当两个人异口同声的声音响起在房中之后,她的心里却根本没有石头落地般的了结感,就好似卸下一块石头之后发现,在那之后还坠着比它更大的石头。
既然柳香如带着公主一直隐姓埋名地住在连山,可既然章行舟能查到她们的身份,那就证明旁人若有心要查,势必也能查得一清二楚。
章行舟是被人构陷至死,甚至奉了皇帝的暗谕随着大理寺的人来连山查案的张昭成,也同样丧命于连山。
那柳香如她们三人在章行舟死后,又去了哪里?
思及此,钟毓忽然想起先前她在马车上看到另外半本手札上写的东西——
侄于成安二十八年送长公主......
侄?
钟毓的心头猛地一跳。
难道是柳香如的侄女?
送长公主......
霎那间,她的眸子忽然睁大,心中难掩震惊——
难道......
早在章行舟出事之前,柳香如的侄女就已经带着长公主离开连山了?!
第九十五章
“成安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柳香如的家院突然遭了贼,她很快就意识到应当是有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了。”
丞相遥看着钟毓的神情一变,仿佛猜到了她心中所想, 半分都未犹豫, 直接将真正的原委尽数说给她, “那夜的贼人并未奔着房内的值钱物件,反倒是翻翻找找好似在寻什么东西。”
“为了不让长公主的踪迹被发现, 柳香如拼死挡在房门前,一直撑到了侄女跑出门喊了街坊四邻过来。”
“但柳香如终究没有挺过那夜的刀剑, 柳氏女将柳香如安葬了之后,便带着长公主离开了连山。”
“成安二十八年十二月八日, 柳氏女带着长公主出现在了京郊官道旁的驿站。”
“柳香如不是费了千辛万苦将公主带出京城躲在连山, 此时柳氏女又为何要将公主重新带回京城?”
钟毓十分不解, 倘若只是因为柳香如的身份被旁人知晓, 她大可以将公主带去一个更偏僻的地方躲藏,为何又要明目张胆将人带回京城?
唯一的可能就是柳香如临死前告诉过她,要她带着公主进京。
可重回京城又做什么呢?
除了会被要杀公主的人更早一点的发现她们二人的踪迹, 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柳氏女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反其道而行之, 将公主带回京城?
难道......
电光火石之间,钟毓忽然想到自己先前一直都忽略的问题。
她猛地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着坐在不远之处的丞相:“难道柳氏女赴京是为了找你?”
柳香如命丧奸人之手, 柳氏女不可能傻到会以为天子脚下的京城就能护住自己与公主,除非柳香如临死前叮嘱过她,要她将公主带去京城。
当时在那样紧急的情形下, 柳香如一定是知晓连山不能再住下去了,要想保护好公主, 就一定要离开连山去到一个能保护公主的地方。
倘若京城有一位能压得过那位想要杀死公主的幕后之人,除却皇宫里的人,钟毓能想到的就只有眼前这位,仿佛知道所有事情的丞相。
可若是丞相值得信任,柳香如为何一开始没有想到将公主带去丞相面前,反倒是在时隔六年,即将命丧奸人刀剑之下的时候,才拼死告诉柳氏女,要她将公主带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