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清宵把信看完,只是笑笑,再看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的内容就有些离奇了,宝日亲王竟然不走了,愿意当上门女婿,且身家巨富。

贺清宵盯着这封信许久,心头酸酸涩涩,一种不知名的情绪充斥胸腔。

白日里,他不经意间就走了神。到了夜间辗转难眠,走至窗前仰望着灿烂星空,听着虫鸣蛙叫,便出神更久了。

他隐隐约约明白这种情绪叫嫉妒。

嫉妒这世上总有许多如宝日亲王这样的人,有所依仗,无所畏惧,轻易便能表达喜欢的事,宣示喜欢的人。

他们不怕失败,也承受得起失败。

而他的心思却只能压在心底,不敢宣泄丝毫。

对于辛柚是否会对宝日亲王动心,贺清宵却看得明白:她不会的。

他们其实是一样的人。

认定的事与人,就不会被外物所扰。

夏粮的征收已经开始,等回京城至少到七月了。这一次分开太久,他很想她。

六月时,贺清宵收到了辛柚的信。

信不长,简单说了近况,随信来的还有一个小瓶。打开来,里面霜雪堆砌,正是信中提到的白糖。

他认真品尝了白糖的滋味。

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这白糖比之诗句中的糖霜,味道还要更胜一筹。

是阿柚制出的白糖。

七月的一日,制糖坊一片欢呼。

一个多月的反复脱色,终于成了!

兴元帝大喜,带着几位重臣亲自去看。

糖仓重兵把守,与制糖坊隔着一道墙,中间有门可供人穿行,这时候却是紧锁的。

在辛柚示意下,仓门缓缓打开。

第390章 七月归来

仓中一只只大桶,揭开桶盖,白茫茫一片,在这炎热的七月里如见了雪景。

少女平和沉静的声音在众人耳畔响起:“糖须避光、防潮,这个不单是白糖,所有糖都是一样的”

兴元帝看着一桶桶白糖只觉神清气爽,吩咐人取糖让众臣品尝。

盛在白瓷碟中的白糖看起来就清爽,众臣品尝的动作一个比一个快。

听说不少同僚愿意花数银买一斤白糖,咳,也包括催促他们弄些白糖回家的老母亲、黄脸婆们,现在多吃一口就是赚的。

“味道如何?”兴元帝目含期待问。

“回禀陛下,与那日尝过的一般无二。”户部尚书高声道。

其他人纷纷拿眼斜他。

这么大声干什么?

特别是礼部尚书,看着户部尚书格外不顺眼。

都是新政的受害者,老于这个叛徒!

“陛下,请品尝。”试吃后的孙岩把白糖奉到兴元帝面前。

兴元帝亲自尝过,朗声大笑:“好,可以交货了!”

众臣纷纷道贺:“恭喜陛下。”

离开时的大臣一人得了一斤糖,宫中有脸面的嫔妃二两到一斤不等,昭阳长公主得了两斤,太后那里送去五斤。

经过除夕的事后,兴元帝冷了太后一段时日,随着后来太后称病,自然而然就缓和了。这就是那句老话,母子间没有隔夜仇,虽然兴元帝心知太后这病可能是装的,也不可能与年近古稀的老母亲计较个没完。

慈宁宫那边,太后瞥了一眼装糖的瓷罐,脸色淡淡:“这就是那丫头鼓捣出来的白糖?”

心腹嬷嬷怕太后再与皇上闹不快,忙道:“听说好多人想尝这白糖,拿着银子都买不到呢。还是皇上想着您,一送就送来这么多。”

太后神色缓了些,抬抬下巴:“打开让哀家瞧瞧。”

罐子揭开盖,露出白如霜雪的糖来。

太后一脸惊奇:“这么白的糖?”

宫婢拿来碟子取了些白糖,伺候太后品尝。

上了年纪的人味觉退化,口味就会重一些,沁甜的糖一入口,太后就露出满意的表情:“去用水化了,沏一杯糖水来。”

很快白糖沏的糖水端来,太后一口饮尽,评价道:“这糖水甜得纯粹,比蜜水好喝。”

再想想是辛柚制出来的,太后嘴角的笑收了收,淡淡道:“和她娘一个样,倒是会鼓捣。”

她突然想起儿媳鼓捣出的东西换来的金银,乃至后来儿子越混越好,越混越好

太后收回思绪,不愿再想下去。她有今日,靠的是儿子能干,最烦有人提起少不了儿媳的功劳。

一个逃难女还不得了了,当初要不是他家收留,还不知道沦落成什么样呢。

收到白糖的昭阳长公主,抓着儿子一顿念:“你天天瞎折腾,那日险些把自己炸了,不如学学你表妹,无论是话本子还是白糖,都是能让人心情愉悦的东西。”

孔瑞一脸无辜:“儿子不会那些。”

表妹懂得多,或许他那火器坊可以拉表妹一起

冬天的柳叶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