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怕推行新政时遇到的苦难阻碍,只怕新政本来的受益者对她恶语相向,到时凉了她的热血,伤了她的善心。

他会心疼。

看她坚定前行,有着无与伦比的勇气与坚韧,偏偏又有最柔软的一颗心。他对她的欣赏与欢喜与日俱增,无法再自欺欺人。

“京城地界不说,更远的地方,百姓被官绅富户的舆论利用,连今上也敢骂。”

天高皇帝远不是空话,而是事实。许多山野村民都不一定能说出国号来,他们关注的永远是眼前的生计,是压在头上的老爷们。

“我明白舆论的力量。”辛柚冲贺清宵露出一抹笑容,“但只要今上肯推行新政,执行的人肯落实新政,舆论方面我有应对之策。”

娘亲的熏陶让她知道如何掀起舆论的浪潮,开书局、贴告示、发新书则让她积累了实实在在的经验。

“那就好。”贺清宵没问应对之策具体是什么,话题转回章首辅的案子上,“这次涉及的人不少,辛姑娘对自身安全不要放松。”

“贺大人放心,我现在出门都带着千风与平安。贺大人接下来恐怕会很忙,也要注意休息”

二人说着中规中矩的话,心情却不是言语这般平淡。

就如贺清宵无法自欺欺人对辛柚的心悦,辛柚也明明白白意识到,哪怕说着最无趣的话,她也愿意听他说许多。

她飞快抬眸看了他一眼,却撞上对方藏着情意的眼神。

他竭力隐藏,她心知肚明。

辛柚的心急促跳了几下,如不受控的小鹿要撞破心房。

她不得不加快了脚步,打破这微妙旖旎的气氛。

原来她也有高估自己自控力的时候。

分开后,辛柚恢复了冷静,并想:都怪贺大人生得太好看,人对上特别好看的人自控力总是会差一些的,不单单她如此。

辛柚又想到了辛皇后。

娘亲提到父亲时虽会骂几句,却不是那种提不得、碰不得的态度。有一次她好奇问娘亲为何看上那个爹,娘亲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全仗一张脸。但凡生得丑一些,也不会救命之恩以身相许。”

看吧,懂那么多的娘亲也会被美色所惑呢。

辛柚为小小的心乱找到了理由,立刻坦然了。

贺清宵回到北镇抚司,在办公房独坐了好一会儿。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不顾一切抓住她的手,袒露心迹。

庆幸理智还在。

贺清宵快步向诏狱走去,因为深知现实会令他那摇摇欲坠的理智重新变得坚定。

很快诏狱就被新关进来的人填了大半,这时南边传回消息,留在老家的章玉忱之子不见踪迹,章氏其他族人已在押往京城的路上。

章首辅案发后,抓捕章氏老家族人的行动不可谓不快,却还是有了漏网之鱼。

第361章 招人

章玉忱之子名叫章晨,如今不过十六岁。这么一个小小少年,能在众多锦麟卫与当地官差的搜捕中脱身,显然不可能靠自身。

贺清宵再去审了章玉忱,却没审问出新的同伙。

经受过酷刑的章玉忱奄奄一息,有气无力求道:“真的没有了,放过我吧。”

负责用刑的锦麟卫看向贺清宵。

贺清宵没让手下继续。

这等朝野关注的惊天大案,刑讯审问要有个度,犯人若是死在酷刑下是要有麻烦的。

对章玉忱之子章晨的搜寻不会停下,京城这边对抓进诏狱的一个个官员的审问也不会停。

此案牵扯甚广,到结案不是几日的事。辛柚关注着案情进展,要做的事也没耽搁。

《西游》第六册 将要出售的告示贴在了青松书局外的墙壁上。

很快告示前就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

“什么时候开售啊?”没挤进去的人着急问。

看完告示的人却转移了关注点:“这是什么意思,松龄先生要招弟子四十九名”

“什么什么?松龄先生要收徒?有说书先生经历者优先?”

“嘶!要是学会了松龄先生的本事,写出了《画皮》、《西游》这等神书,岂不是名扬天下,名利双收?”

这话顿时招来许多笑骂。

“你在想什么?松龄先生的弟子就能写出《西游》来?那状元郎的学生一定能考上状元吗?”

“状元郎才没空收学生,状元郎都当官老爷去了。”

“等等,大家是不是忘了,松龄先生其实是辛姑娘啊!”

有人澄清道:“松龄先生不是辛姑娘,是辛姑娘把松龄先生的故事写了出来——”

话未说完就被打断:“没必要这么较真。没有辛姑娘,我们能看到松龄先生的故事吗?”

“也是哦,说不定还是被辛姑娘润色过,故事才这么吸引人的。这样的话,跟着辛姑娘学写话本故事说不定真能青出于蓝呢!”

冬天的柳叶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