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书局的热闹好几日才恢复,一个说法在国子监悄悄流传开。
“你们知道吗,寇姑娘能救下那些人其实不是巧合,是因为寇姑娘是神算子,算出了谷玉有血光之灾!”
“咳咳。”
听到孟祭酒的咳嗽声,聚在一起的监生赶紧问好:“祭酒大人。”
“你们刚刚在说什么?”
“没什么!”
“嗯?”
一个机灵的学生忙道:“学生们在聊这次月考的情况。”
孟祭酒见问不出来,板着脸走了。
别以为他年纪大了耳背,这些臭小子分明在聊寇姑娘。
寇姑娘会看相?
孟祭酒好笑摇摇头。
腊月二十这日,国子监放旬假,月考成绩出来又得了倒第一的章旭回到家,磨磨蹭蹭去见祖父、祖母。
“旭儿回来了。”章旭的祖母姓朱,把宝贝孙儿看得比眼珠子还重,“抱琴,把炖着的羊肉羹给公子盛一碗。”
羊肉羹虽美,可章旭还为向祖父汇报月考成绩悬着心:“祖母,祖父呢?”
今日也是官员休息之日。
朱老夫人叹口气:“朝廷为了定北地动的事焦头烂额,你祖父身为首辅哪能得闲。”
章旭睁大了眼:“祖父不放假了?”
“是啊,就直接歇在阁房了。”
“太好了——”反应过来这么高兴不合适,章旭急忙住口,随即神情一震,喃喃道,“真的太神了!”
朱老夫人没听明白:“旭儿你在说什么?”
第183章 筹款之法
章旭回神,忙摇头:“孙儿没说什么。”
他答应替寇姑娘保密的,可不能告诉祖母。
几口吃下一碗羊肉羹,章旭待不住了:“祖母,孙儿有事出去一趟。”
朱老夫人错愕:“这大冷的天,怎么刚回来就出门?”
“突然想起来有点事。午饭前——哦,不一定什么时候回来。要是不回来吃午饭,我打发人和您说。”
章旭急匆匆往外走,走了两步突然转身,冲朱老夫人露出大大的笑容:“祖母,您身上有零钱吗?要是有借孙儿用用,我就不回院子拿了。”
朱老夫人让婢女取了钱给他:“多带几个人,不要去乱七八糟的地方。”
“孙儿知道,您放心吧。”章旭快步走了。
朱老夫人皱皱眉,吩咐下去:“跟着大公子,看他去什么地方。”
对唯一的孙儿,朱老夫人可不敢疏忽。
章旭很快上了马车:“去青松书局。”
他要请寇姑娘吃饭!
马上就要过年了,定北一带的大地动对京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该访亲问友的访亲问友,该置办年货的置办年货,街上还是那么热闹。
青松书局很快到了,章旭跳下马车,快步走了进去。
“请问寇姑娘在吗?”
胡掌柜定睛一看,是二号纨绔子。
老掌柜近来在心里默默给有觊觎东家嫌疑的年轻人们排了号,戴公子是纨绔子一号,这位章公子是纨绔子二号。
此外,贺大人与孔公子是一起排号的,还有寒门子这个分类,暂且有谷玉一人。再就是奔着东家财富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人,统统归入路人甲这类。
没办法,胡掌柜年纪大了,算账数钱已经费了大半脑力,奈何东家什么都好,就是这方面太让他操心,这样分类方便记忆。
“章公子找我们东家啊?”胡掌柜笑呵呵问。
“对。寇姑娘应该有空吧?”
“真是不巧,我们东家去少卿府了,可能要在那边住下。”胡掌柜说着这话,皱纹都是笑的。
“那不早说。”章旭没好气哼了一声,掉头走了。
马车就停在路边,章旭兴冲冲来扑了个空,也没了去别处玩的兴致,吩咐车夫直接回家。
悄悄跟过来的下人回到章宅,向朱老夫人禀报:“大公子去了青松书局找寇姑娘。”
“找寇姑娘?”朱老夫人对少卿府的这位表姑娘有所耳闻,听了下人的回话,心里打了个突。
旭儿该不会对寇姑娘有意吧?
寇姑娘施粥救人的事,朱老夫人也听说了,她承认这姑娘心地不错,可仅仅为了感谢别人帮她寻猫就漫天撒钱,这作风可不适合他们家。
晚饭的时候,朱老夫人试探问起:“旭儿,你知道寇姑娘吗?”
章旭一脸警惕:“怎么了?”
莫非是寇姑娘会看相的秘密暴露了?
朱老夫人心一沉。
旭儿这个样子,看来她的担心没错了。
“祖母听闻了寇姑娘施粥的事迹,又听说寇姑娘开的书局就在国子监附近,好奇问问。”
“哦。”章旭松口气,“孙儿当然知道寇姑娘,不过我们不熟。”
“这样啊。”朱老夫人没再多问,转头叫来一个精明能干的管事媳妇,命她明日去青松书局会一会寇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