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咸鱼美人拿了反派剧本(102)

为了镇北侯府,谢珣该老老实实地当他的风流纨绔,没人会怪他。可他却义无反顾地带京都卫来救援。

明知不可为也要问心无愧,这才是燕阳王朝的少年将军。

世道那么坏,又没有那么坏。她幼年时曾对世间绝望,憎恨,有人把她拉出黑暗,这么多年来,不曾与谁和解,却有人不断地告诉她,这人间烟火值得留恋。

总有人间一缕风,圆我十万八千梦。

“馨儿,再起三个锅,烧水煮姜。”

“好的,姑娘!”院内很大,可以砌简易灶台,院内众人都忙碌起来,去统计的婶子回来了,凤妤空下手来和春露一起看列出来的单子。药品和御寒衣物都是紧需的,京都这三年都下冰雹,有大大小小的灾情,凤妤都从秋季起就囤积棉袄,粮食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她也没那么多善心,也只顾得上六横街的妇孺孩子们。凤妤清点物资后,让春露带人分发下去。

因婶子们有统计,凤妤把名单给谢珣,希望京都卫能优先帮忙修缮,谢珣让林萧和张伯兴带一千人到西区去处理。幸好年年有雪灾,家家户户都备有修缮的瓦片和横梁,干燥的的稻草等等。有些房屋结实,冰雹下得小,有些地方冰雹下得密集,半间房屋毁损,这些房屋修缮起来耗时耗力又耗材料。

京都卫是第一次这种事,听到居民们的感谢,几名小伙子腼腆地红着脸,有点不好意思。集体荣誉感在这样的救援中很容易滋生,他们在一声声道谢中都得到满足和荣耀。

第82章 暴风

午后,阴风阵阵,疾风骤雪,风雪掀开茅草屋的屋顶,修缮工作增添许多难度,凤妤仰头看着黑沉沉的天,心也不断地往下沉。

要下雨了!

狂风,冰雪和雨,天气恶劣,她只能祈祷不要再下冰雹。

女人们在院内烧着姜茶,热水和米汤,京都卫五十人一组来院内喝茶取暖后,又离去,隔半个时辰再来一波,显然是有人组织的,若是几千人全涌进来,十几口锅也来不及准备。女人们在院内已搭建简易灶台,持续不断地烧着火。

风雪呼啸中,坏消息不断地传来,受冻的人太多,许多老人和孩子都生了病,房屋破损严重,无法避寒。婶子们统计西区有六名老人冻死在家中,其中一户只留下四岁的孩子。这是特困户,奶奶平日里给织染坊烧火做饭,爷爷年迈,做点小零工抚养着孩子。儿子战死,儿媳已远嫁,平日里乡亲们能帮就帮,可雪灾来了,自顾不暇,等邻居想起时,老人尸体都凉透了。

秋香心疼得直掉眼泪,凤妤让她看顾着孩子,让婶娘们把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孩子接到院内,烧着炭火给他们取暖。暴雨将至,房屋还未修缮好,若留他们在家中受冻,怕会冻死更多人。

谢珣看着乌云压顶,让京都卫们都披上蓑衣,哪怕是暴雨也要把房屋修缮好,堂堂繁华京都,雪灾冻死人,闻所未闻。

谢珣也知道这一带是京都贫困户,特意让林萧和张伯兴派人来修缮,他们压得住京都卫,不会生乱,可情况比他所想的要糟糕。

全京都的药品,御寒衣物都优先给了城南,城东和城中,城西情况比城北要轻。幸好凤妤囤积了药材和御寒衣物,若不然这一次雪灾要冻死很多人。

前年也有雪灾,去年也有雪灾,谢珣虽在京都,腿毒发作躺了一月有余,听闻雪灾严重,却没有大面积的死伤,京兆尹和禁军救援得当,也不曾听闻过城北有暴乱,一切都井然有序。禁军和工部,京兆尹都不曾派人来过城北,往年受灾,他们是怎么过的?

飞影说城北的药材被城中紧急调用,整个药材店都被搬空,简直是抢劫。城中富裕,房屋坚固,竟还抢城北的药材和棉袄,这就是世家控制下的京都,他们住在坚实的房屋里,有足够的棉袄炭火御寒,却仍要抢百姓们的物资。

七大世家,无一家在城北,满朝文武也没几人住在城北,若有灾情,谁能顾得上他们?

大院内挤不下那么多人,凤妤把人分流,房屋修缮好的,拿了御寒衣物回家,闭门不出,抵御风雪,若还没修缮好的,可暂到邻居家避寒。有几名男子因御寒衣物分派不均闹事,凤妤也不废话,报给谢珣。

小侯爷长剑一横,暴力镇压所有不满的声音。在紧急救援中,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事时常发生,凤妤往年都让护院和镖局来镇压,颇费口舌。谢珣只要站在那里,旁人就不敢作乱。

下雨前,京都卫已修缮好城北三分之一的房屋,大院里只留生了病的老人,孩子和孕妇,春露已回凤府,把梅园里的侍女都调过来照顾他们。

安知晓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