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青毓不打算再纠结前事。她宁愿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点事。就算最后的结局依然惨淡,至少她这辈子顺从了自己的心意。不至于后悔。
*
五皇子在边塞呆了半个多月,除了最初的犒赏三军之外,剩下的时间都跟在胡菁瑜的身后。美其名曰要好好考察一下磺胺的制作工程,等回到京都以后,他也要向父皇谏言,在京中建造一家磺胺工厂。
“此乃利国利民之举,务必要再三重视。”
五皇子甚至还想将谙熟磺胺制作工艺的部分军医带回京中,让这些人教导太医院的太医,以及御药房的药工制作磺胺。
用胡菁瑜的话来说,这些人都是朝中最擅长医术的专业人士,如果他们能够全力以赴的学习磺胺的制作技巧,上手的速度肯定比普通郎中更快。
五皇子还亲自体验了一下磺胺的制作过程。这一点倒是让胡菁瑜刮目相看。她之前还吐槽这些天潢贵胄只知道争权夺利勾心斗角,没有想到五皇子还能这么踏实的学习磺胺的制作——要知道土法磺胺的制作过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五皇子本来还想亲眼见证自己制作的土法磺胺是否成功,只可惜一则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让五皇子改变了计划——
太子殿下在东宫施行厌胜之术,被三皇子发现后告知陛下。老皇帝龙颜震怒,直接收回太子监国的权利,并将太子幽禁于东宫。无诏令宫内之人不得出,外人也不能进。
五皇子与太子的关系向来很好,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坐不住了,立刻就要回京。
听到消息的霍青毓同样极为震惊。
要知道上辈子,可没有这一出哇!
第77章
五皇子动身离开边城不久之后,京中的消息再次传到边塞。
据说老皇帝将太子幽禁于东宫之后,又号令锦衣军调查太子厌胜一事。不知怎么竟查出此事乃是二皇子蓄意陷害,买通了东宫的一个小太监,将写有皇帝生辰八字的布偶埋在树根底下,又将太子厌胜的消息透露给三皇子。三皇子以为得到了太子的把柄,查证之后向陛下告发。
而二皇子之所以会诬陷太子,则是因为太子查到了二皇子通敌卖国的证据。二皇子生怕太子将此事揭发出来,所以才会先下手为强。
到了此时,被幽禁于东宫的太子殿下也反应过来,连忙将二皇子通敌叛国的证据呈到御前。并且将自己无意间查到二皇子通敌叛国的过程和盘托出。
——事情还要从霍青毓在人贩子手中救了姜家幼子说起。
要知道姜家满门忠烈,国公爷和世子姜逊戍守西南十余年,只留国公夫人和幼子姜起在京中居住。结果姜起却险些在天子脚下被人贩子拐走。虽说此事皆由姜家兄弟阋墙所起,但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竟然会发生此等恶事,太子殿下当然不能视若无睹。所以他命令五城兵马司仔细排查京中不法之事,结果就在无意间发现了扮成商贾悄悄潜入京城的北突厥探子。
五城兵马司的人原本以为这些人潜入京城,是想图谋不轨。正打算把此事上报陛下,却又在无意间发现这些北突厥探子竟然跟二皇子的幕僚有联系。
五城兵马司的统领心下大惊,连忙将此事告知太子殿下。只可惜还没等太子殿下查到更具体的事,就因厌胜之术遭到陛下厌弃,还被囚禁于东宫之中。
如今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太子殿下在老皇帝面前痛哭流涕。三皇子也跟着哭嚎检讨,口口声声自己对不住太子殿下,更想不到二皇兄竟然为了夺嫡通敌叛国,还不顾手足之情陷害太子。
“都是儿臣的错。是儿臣办事不周全,才叫太子蒙受此等不白之冤。万望父皇,千万不要对太子殿下心生嫌隙,否则儿臣百死难赎其咎。”
太子殿下恨不得当场杀了三皇子这个满肚子坏水的,当着老皇帝的面却做足了兄友弟恭的姿态,黯然说道:“不怪三皇弟,谁能想到二弟他如此恨我呢!”
至于老皇帝,手里捏着二儿子通敌叛国的铁证,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差点没当场昏死过去。
五皇子紧赶慢赶回到京城的时候,二皇子通敌叛国陷害太子一案已经尘埃落定。二皇子被废为庶人,阖家流放三千里。据说二皇子被押送离京之时,仍然口口声声喊冤,想要面见陛下,但是老皇帝对二皇子实在是太失望了,根本就不愿意见他。三皇子则被撸了户部行走的差事,被罚在家中闭门思过。
太子殿下虽然经历了一场虚惊,却一举废了最有威胁的二皇子和三皇子。看到急急忙忙回京,只为了替他伸冤的五弟,太子殿下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我知道五弟对我的忠心,这份心意孤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