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封回到家中,先回房换了身干活的衣裳,去杂物房里用木桶装了鱼出来,开始杀鱼。
文大舅送的二十条草鱼还剩12条,都被秦封敲晕后刮下鱼鳞,从背后剖开,把内脏去除,刮去鱼肚子上的黑膜。
黑膜不去掉,鱼会很腥。
收拾好的鱼用水冲洗后,放进竹篮里沥干水分。
把鱼全部处理完后,秦封把脏东西收拾了一下,又去把鸭蛋拿了出来。
他杀鱼的时间,谢栗已经把买回来的罐子都用水洗了一遍,晾干了水分。
鸭蛋用布沾着白酒擦干净,裹上一层用盐、茴香、五香粉等香料炒香后制作而成的香料盐,摆进陶罐里,装满后密封,做好后就是咸鸭蛋。
咸鸭蛋的做法很多,青山村一带基本都用这种。
还有用黄泥腌制的,不过秦封不会。
腌制了两罐咸鸭蛋后,把文大舅送的鸭蛋消耗掉了。
文二舅送的鸡蛋秦封另有安排,他准备每天给谢栗煮两个,他身体太弱了,缺营养,趁现在年景还好,不补。
等到夏天一来,温度升高后,地里缺水,再想补,就不容易了。
毕竟那会儿谁家都缺粮少食的,你把自己吃的油光满面的,岂不是明摆着说我家有粮?
旱久了就怕滋生坏心,毕竟人心这个东西,谁也说不准的。
除了谢栗每天吃两个,平常做菜也吃,这些鸡蛋吃到开春也差不多,天冷蛋不容易坏。
北方已经开始乱了,今天在镇上,他看到多了几个乞丐,口音不像他们这边的。
加上米店的粮食价格也上涨了一些,看来灾情虽然还没蔓延到他们这边,不过也已经有了征兆。
秦封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找借口和谢栗说自己要出门的事。
谎称自己的老师病重,要去见他,或许是最后一面。
谢栗并未怀疑,立即就答应了,还催他快点出门,准备马上给他收拾行李。
秦封拉住他“别着急,我后日出门,和师兄约好了的”
“那我明天给你收拾行李”
“好”
秦封也不算骗人,他确实有个老师,关系也亲厚,只是并不病重,考完回乡前他和好友也约好了去看老师。
某个大儒冷不丁的打了个喷嚏“谁在背后骂我”
出门前的两日,秦封和谢栗一直在家忙。
第24章 囤货
除了腌鸭蛋外,秦封还把晾干水分的草鱼用辣椒、姜丝、白酒、葱、花椒等腌制起来,腌制好后,再晾晒,就是干鱼了。
干鱼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吃的时候上锅蒸也好,直接炒也罢,都是味道不错的。
从谢家要来的“彩礼”,一亩地的白菜萝卜,秦封做了四大缸腌酸菜,又做了两缸辣白菜,萝卜切成条,用盐杀出水份,淘洗一遍,去除涩味,加辣椒粉腌了萝卜菜,晒了萝卜干。
两人忙得灰头土脸的,才把菜给消耗完了,堆放收礼的东西的那个屋子,白菜萝卜已经腾出了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地上一排排大小不一的陶罐,里面全是满满当当的。
看着这一地的东西,秦封和谢栗两人都生出满足感。
不得不说,囤货的基因是天生自带的,家里有粮,心中不慌。
出门前秦封还专门跑了一趟秦二伯家,请秦悦去陪着谢栗住几天,在他许诺给带府城的发带后,秦悦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把谢栗给陪好了!
秦封和秦大伯说了镇上的见闻,从听到粮食涨价,再到可能北方旱灾有流民,秦大伯眼神凝重。
“我这次去府城,一是看望老师,二也是想去打探一下消息,如果北方真的有旱,咱们也得做点准备”
“你注意安全,我会通知村里人暂时别卖粮的,等你回来,希望有好消息”
秦大伯能做村长,可不是仅靠秦爷爷的缘故,他本身也带有敏感的“嗅觉”和很强的判断力。
如果北方旱灾蔓延过来,那么这个时候卖粮,就是错中之错,别看着涨的这一两文钱一斤,就觉得自己家的粮食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高高兴兴的跑去卖了。
就怕到时候十倍价钱也不一定能买回来。
秦大伯如今快五十,记忆中,小时候也经历过一场大旱,他对那场灾难的细节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可他忘不了天天饿得肚子咕咕叫的滋味,甚至最难的时候,他饿得吃观音土,还好被秦爷爷发现了,冒险进了深山里,十来天才回来,带回了粮食,才让他们一家存活。
旱灾过后,整个青山村里,人少了一大半,他原本也还有两个弟弟的,因为年纪太小,都夭折在了那年。
所以秦大伯秦栋秦二伯秦梁和秦材,也就是秦封的爹,为什么年纪相差十多岁,是因为中间还有两个没立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