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空间灵泉水:天灾未世养夫郎/穿回古代,携手夫郎渡天灾(292)

作者:南山小院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干豇豆在冬天,用来炖腊猪蹄,烧肉,都是一绝。

砜茄子土豆晒成干,辣椒弄成酱,泡菜坛子里也添了新成员。

即使地里的菜产量高,也没有浪费了的。

在谢栗的安排下,这些都处理好被收进了仓库,等到冬天,绽放它们的光彩。

他今天的目的地,就是最边上的那块辣椒地。

上次摘辣椒辣着手时,夫君的话还在耳边回荡。

所以这次谢栗是不会自己下地摘的,他只是来看看。

红彤彤的辣椒在绿色的叶子中格外显眼,他围着这一块辣椒地四周看了一圈,确定可以采摘后,就回去喊人去了。

玉米全被收了回来,这几天地里没多少活,正好让王叔和大壮把辣椒摘了。

两个汉子皮糙肉厚,辣椒都奈何他们不得。

立秋后,不仅仅是谢栗家,村子里的其它人也开始忙着摘辣椒。

为的就是做辣椒酱。

蜀郡吃辣椒的时间长,关于辣椒的做法更是多不胜数。

村里人最常吃的,就是豆瓣酱。

以辣椒为主,豆瓣为辅,摘回来的新鲜辣椒,洗干净后晾干水份,然后用刀剁碎。

这一步不能吃辣的别轻易尝试,容易被送走。

在秦家剁辣椒的活自然也是王叔两父子干。

剁碎的辣椒加入提前用白酒泡过的霉豆瓣,再在里面加入生姜沫、花椒面、五香粉等。

除了辣椒和盐和豆瓣外,另外加什么东西没有特定的标准。

每家每户的做法也不尽相同,谢栗更喜欢在里面加一些整颗的花椒,更香,也更麻。

做豆瓣酱盐量要把握好,要是盐巴没有下后,豆瓣酱就会酸会臭,直接失败。

下多了呢就会太咸。

而有些拿不准量的人,为了怕坏,就会下多多的盐,保证不会坏。

但是太咸也会影响味道。

谢栗做豆瓣酱的手艺是跟大崖村的谷婆婆学的,是谷也是孤,丈夫去世,儿女皆亡,只她一人生活。

谷婆婆家就在山脚下,谢栗经常上山砍柴,一来二去的也就认识了,谷婆婆别的都一般,就做豆瓣酱的手艺一绝。

整个大崖村的人做的豆瓣酱,都没有她做的好吃,可谷婆婆有她自己的性格,谁来问都不说。

这是她家的秘方。

不过最后她告诉了谢栗,作为回报,谢栗挖了个坑把她埋了。

搅拌好的辣椒还不能算是辣椒酱,得放到太阳底下晒,晒干水份后,再收进坛子里,密封保存。

上面用菜籽油封口,这样做好的辣椒酱,几年都不会坏,保存时间特别长。

等辣椒酱入罐,时间已经来到了七月十一。

立秋是立秋了,可立秋了不代表不热。

在蜀郡这个地方,立秋后才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俗称叫“晒秋老虎”。

秋老虎的威力猛得很,青山村的稻谷熟了,也正式进入了秋收季节。

要不是因为旱灾预警,秦封让村里人都早种了玉米,现在才是玉米成熟的季节。

有几乎没听的,他们家的玉米现在才可以收获,只不过缺水干旱的玉米地里,土地都开裂了,收成不容乐观。

秋收农忙季,整个青山村的人也忙碌开了。

大舅和二舅一家,被秦蛮聘请去扯花生去了,他家地多,每到农忙时候总是要找短工的。

大舅在答应之前,还特意来问秦封家里要不要帮忙。

家里的水田不多,几亩地三个人完全干得过来,他婉拒了大舅帮忙的想法。

毕竟大舅也有一家子人要养活,他们才搬来青山村不久,买的地也没有什么粮食,打短工赚银子也能贴补生活。

在稻子成熟后,除了每日上班,秦封也加入了王叔两父子的干活队伍中。

先是割稻谷,青黄色的稻苗看着喜人,下田一看,田里都开了细细的裂缝,这是干旱缺水导致。

有经验的庄稼人,一看稻穗就知道收成好不好。

往年秦封家的水田收成都不差,在村里是排得上号的。

不过今年……

不止他家上好的水田减产了一半,那些贫瘠的水田,就更不用说了,有往年的十之一二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因此哪怕是丰收季,田里干活的汉子们脸上也见不着多少喜悦。

今年只收成这点稻谷,明年怕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可再减产也得收回去,不然连种子都亏没了。

拿出成亲时装鱼的打谷桶,这里才是他的主场。

用镰刀割下来的稻苗,用力在打谷桶的桶沿上摔打。

打谷桶只留一侧,其余的三面用竹席围起来,防止稻谷飞溅出去。

掌握好力度,握住稻草的根部,把结有稻穗的那头使劲摔打,直到每一颗稻谷都被打掉后,才放下换下一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