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东西长得还挺肥的。”文二舅咂吧一下嘴说道,竹耗子可好吃着呢,就是不容易抓到。
“这后面一大片的竹林,全是它们的食物,不肥才怪嘞。”文青江提着竹耗子的尾巴把它拎起来,估摸有一两斤重,真的挺肥的。
黑夜过来也把它嘴里的丢到地上,这只已经归西了,一动不动,同样的肥硕。
“你这两只狗真是厉害啊,竹耗子可不好抓。”
文大舅看着乖乖蹲坐在一旁的两只狗,抓了两只竹耗子大气都没喘一个,一整个游刃有余啊。
“它俩的娘是大狼,之前大狼就经常带着它俩出去,我还以为去干啥呢,原来是教它俩打猎去了。”秦封也是没想到两个小家伙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惊喜。
黑夜和灰白满打满算也才六个月大,还是个未成年狗崽呢。
还没成年就能抓竹耗子,等成年了那还得了。
怪不得那么多人想要烈叔家大狼的崽子,这不比自己上山打猎好使?
其实秦封多想了,要不是他喂灵泉水,两只狗远没有这么健壮聪明,打猎怎么也要等到成年去了。
狗种纵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养育和培养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166章 旱灾、巡逻队改革
“小家伙真厉害,喝点水。”秦封挨个摸了摸狗头,夸奖它们。
他又带着两只狗崽回到院子里,亲自倒了一碗灵泉水给它们喝。
两只也机灵,闻到熟悉的味道哼哧哼哧的喝起来,舌头卷得快要有残影了。
一碗水肉眼可见的速度没了。
两只喝完还把它俩的专用碗,舔的干干净净,盯着秦封似乎还想再来点。
秦封没满足它俩,提起竹耗子在它俩面前一字一句的说:“用这个竹耗子来换!”
然后也不管它俩听没听懂,把竹耗子拿给王叔让他先收拾了。
不然这天气,等放到明天早上得长蛆。
竹耗子处理起来也不麻烦,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剥皮,稍微麻烦一点的就烧点水一烫,像杀猪似的把毛给刨了就行。
两种各有各的好处,秦封想了想让王叔直接扒皮算了。
反正他这里一大片的竹林,黑夜和灰白能抓到两只,就一定还有其他的。
今天大家都干了一天活了,懒得麻烦。
这也是王叔一家越来越忠心的原因之一,把仆人当人,是目前环境下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王叔手脚麻利,一会儿功夫就给竹耗子扒完了皮,肉放点盐腌制起来。
皮也别浪费,等揉制处理好了冬天用得上。
-----
接下来这五六天的时间,村里汉子一直重复着毛桃坡上的工作,挖水渠、搬石头、抬泥巴、砍树枝。
天天累得胳膊都抬不动了,那身体差些的,下山腿都在打哆嗦。
不过效果也很显著,山上的水渠已经完工,山下的水池也挖好了,秦大伯带着人在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
在用力夯紧土的水池最下层,铺上几层河蚌壳能有效防止漏水,上面和周围也用石块砌上去,防止垮塌,就跟做水井差不多的。
只是比水井要浅,要大。
为了防止落叶和灰尘,秦大伯特意让秦二伯带着人给水池做了个棚子,也能减少水份蒸发。
除了进水口和几个取水口其他地方都不能够取水,设立取水口的地方还做了几个石头台阶,这样方便些。
---
水池竣工这天,村里男女老少都来了,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有的还带着供品和纸钱,在这里敬天地拜鬼神,有没有用她们并不知晓。
只不过是期望这水源源不绝,能供上一家人的饮用。
趁着村里人都来了,秦大伯也宣布了他早就决定好的事情。
一是取水的量,虽然有了水池,但敞开了用那是肯定不行的,供不上啊,更别想着拿去浇地。
按户分吧,人少的水多,人多的呢又没水喝,所以直接按人头分。
一人一天一桶水,水的量是定了的,用水池这里的木桶打。
水池这里的木桶都是秦二伯做的,大小一致。
就不存在说,你拿大桶,我拿小桶,这样的事情出现。
虽然他们青山村团结一致,大是大非上拎的清。
但是这种生活小事,有人想出聪明主意,想占便宜也是很正常的。
为了防止闹矛盾,秦大伯就直接定下了“标准桶”,以此度量。
虽说按人取水,但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来,老人小孩,全家排队?
那也未免太不人性化了,取水的时间也耽误得久。
秦大伯就定下每天早上的辰时开始取水,按先后顺序排队。
还得找个识字又会写字的去记录才行,不然有人趁机浑水摸鱼,难免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