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秦槐,自然有人说起秦老根被赶出村一事。
昨天上午村长宣布了关于秦老根的处置,下午他就被小村长叫去做事,出村前他隐约感觉到可能见不到秦老根最后一面。
果然,在县城住了一晚的他们天亮了才从县里出发,到村里都晌午了。
秦老根是天亮之前出村,秦槐进村就有人和他说起秦老根一家三口已经不在村里的事。
刚开始听见他还有些茫然,内心空旷,毕竟那是朝夕相处二十多年的家人。
不过没一会儿他就看开了,断亲断亲,既然已经断了,又何必再说什么父母亲情呢。
多想无非就是庸人自扰,见不见最后一面又有什么关系呢?
秦老根难道还会留什么东西给他?
想通了的秦槐和妻子商议过后,也拎着新置办不久的柴刀加入了挖水渠的队伍中。
与其想那些天方夜谭的事,不如早点把水渠挖好,让村里人都能有水喝。
第163章 旱灾、比苦蒿还苦
下午四点的温度比中午还高,经过半天太阳照耀的土地不仅硬邦邦的,光脚踩上去还烫脚。
就算是脚底有老茧的庄稼汉子也扛不住,都得老老实实的穿上草鞋。
下午没什么好交代的,人齐了后按照上午分的队继续干就是。
去护送流民的人也加入进来,秦大伯也没打散重分,直接让秦文当队长,跟着他们这一队后面干就行。
作为秦大伯认定的接班人,大堂哥秦文随着年纪增加,在村里的威望也日渐高起来,年轻一辈的汉子都挺听他指挥的,在青山村有着“小村长”之称。
文青河和文青海对视一眼,颇有些庆幸,还好他俩跟着来了。
下午昨天送流民的人都来了,一个都没落下,要是他俩没来……
两人摇摇头不去想其他,拿起各自东西开始干活。
大舅二舅等人也去到自己的队伍中,秦封还是和秦大伯他们一队。
说多了话口干舌燥,下午大家话少,都闷头干活。
“哎、这里有个野兔子!”秦二伯发出惊呼,有一只灰色的兔子刚刚跑了过去。
“小兔子,别管他。”虽然秦大伯顺着看过去只看到个尾巴尖,但也能看出是个小兔崽子。
“我就瞅瞅。”秦二伯憨笑两声,继续砍周围的树枝。
闷热的林子里汗如雨下,干了一个多时辰秦大伯才下令说歇口气喝点水,别整得中了暑热。
“大伯二伯尝尝这个解暑汤。”秦封打开专门给他们带的解暑汤,用菊花金银花为主料熬煮的。
秦二伯笑眯眯的伸手接过一碗:“那我可不客气了。”
“大哥你先喝。”他转身递给了秦大伯。
“这味儿好!”秦大伯咕噜咕噜两口喝完,抹了下嘴,真心实意的称赞。
就秦封爱鼓捣这些东西,这解暑汤味道好又解暑,不像他家…
扯一大把青蒿熬水,一大碗灌下去,也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熬得越浓效砜果越好,就是那味道喝得人龇牙咧嘴。
青蒿别名苦蒿。
不夸张的说比浓缩的苦瓜汁水还苦。
这边秦二伯也喝上了秦封带的水,不仅他家带水,这里每个汉子都带了水的。
水囊或是水罐,里面装的或是清水,或是熬煮的绿豆汤、菊花水、青蒿水……
这会儿汉子们都在仰头猛灌,这天气不喝水是真熬不住,汗呼呼的流。
秦二伯喝完水又从背篼里摸了两块肉干吃,倒也没吃独食,给他哥嘴里也塞了两块。
看到背篓里还有一个小罐子,他好奇的问:“这个罐子里装的是啥?”
“解暑药。”
秦封答了后问:“你喝点儿?”
他熬得这药不仅解暑,也有预防功效,这样的天气是最适合的了。
“你这罐不也是解暑的,拿两罐干啥?”秦二伯脱下褂子,顺手擦擦身上的汗,露出一身紧实的肉,搁华国时怎么也得是个中年帅大叔。
只是帅大叔一开口就暴露了憨憨本质。
“你们刚刚喝的是解暑汤,这是解暑药,肯定不一样啊。”秦封解释了一句。
“给我来点你这个药呗。”听了后秦二伯凑过去想尝尝,是不是比这个解暑汤味道还好?
秦封面色怪异的看了他一眼,倒也没说啥,爽快的打开给他装了小半碗。
反正这药除了味道有点奇怪以外,效果是非常好砜的。
“…”看着灰黑色的药汁,秦二伯眉头拧得能夹死苍蝇。
闻着飘出来怪味儿和这黑乎乎的样子,他哪还不知道这药汁恐怕味道好不到哪里去。
怪不得刚才秦封是那副表情!
不过话已经出了口,哪怕稍有犹豫,秦二伯还是伸手接过了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