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宝,你过来。”
“阿姐,什么事?”
“不是一直都说要识字嘛,今天开始教你。”她说着,翻开了书本。
一听这话,郑银宝也挺兴奋的,想要读书识字,那得进学堂,还得交束修,一年都得交不少钱呢,跟着阿姐学,什么钱都不用交,等于是赚了。
见她翻开书本第一页,也不由把头凑了过去,睁大眼睛盯着看,便只见页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乃迁……”
郑月乔照着书本上的内容念了一段,随后抬头看向压根没听懂的郑银宝,想了想,开口道:“我这么念,你听不懂也记不住,不如咱们一句一句的学,把字学会了,往后你自己就能读了。”
郑银宝确实没听懂,也没记住,听阿姐这么一念,他倒是有听着,只是听完了,也就过了,脑子里什么也没留住。
“阿姐说得对,学太多我也记不住,还是一句一句的来。”
“那就第一句开始,人之初,性本善,一共六个字,你把这一句念熟,再把字给记住,再学会写……”
对于初学者来说,好像任务有点重,不过他都十三四岁了,现在学本就有点晚,一天只学几个字,真的不多。
郑银宝一听,一天只学认六个字,好像也不多,随即便一个劲的点头:“太多了我也记不住,一天六个字应该不难。”
听他这么说,郑月乔就满意的点头:“一天六个字,十天就是六十个字,学上几个月时间,差不多的字你都该能认得了。”
能认能写,不做个文盲也就差不多了,至于考科举什么的,那就不要想,不是从小受文化熏陶,也没有那个慧根的人,是点亮不了那方面的技能的。
被她一说,郑银宝顿觉得内心火热,村里能识字的人不多,以后他也是其中一个,读书人很受尊重,但能识得字的,也是有本事的。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盯着那几个字,他嘴里不停的念叨起来。
郑月乔见他这样子,不由微微一笑,这小子看着顽皮,没想到还是个好学生,若是从小进学堂读书,也不知是否能有别的成就,但现在已经这么大了,再让进学堂去苦读,怕也静不下心来。
不过人生的际遇也是各不相同,端看他自己以后想走什么样的路吧!
将书塞到他手里,她转身进屋里,不一会儿出来,手里拿了个沙盘出来,摆在了郑银宝的面前。
认认真真的念闻好几遍,这几个字,郑银宝差不多也算是记住了,见她搬个沙盘摆在面前,不由奇怪道:“阿姐,这是来做什么?”
“给你练字用。”郑月乔摆弄了一下沙盘,头也不抬的回道。
“写字不是用笔和纸写吗,还能用这个写字?”他有些好奇的盯着沙盘看,其实也就是一个木匣子里装满沙子。
“纸和笔太贵,你现在初学,写字也写不好,先在沙盘上练练,等练得差不多了,再拿纸笔来写,很多初学的孩童都是这么练的,柳明生以前也是这样。”她解释道。
这时代的纸笔是真的不便宜,就说一只毛笔吧,最少也要几十文,这还是差的,若是好的毛笔,几两几十两银子都打不住,至于纸,也是分好几种,差些的纸,买一刀也要一两多,好些的那就更贵了,一些名贵的纸,他们现在的财力根本买不起。
郑银宝听得直点头,读书读不起,这个认知郑银宝是知道的,读书人除了每年要交给先生的束修外,就是要买书啊,文房四宝什么的,这些东西也确实很贵,一般人家家里都不会有这些东西。
“这个沙盘好,能省不少银子。”他真心实意道。
“有些钱还是不能省,你若是想把字写好,还是得有纸笔才成,用沙盘只是初学,等以后该花钱的时候还得花。”
郑银宝就点了点头:“我们分家有一百多两银子呢,现在家里也不会太缺钱。”
郑月乔听到这话,不由伸手敲了他一下,道:“别打那钱的主意,家里还得盖房子,要添置不少东西,各种农具什么的,也都得花钱买。”
她粗略算了一下,把这些事情办下来,家里估计还能有几十两银子,但这钱不能乱用,郑银宝大了,也快到说亲的年纪,再有就是,种地过活,也难说每年都风调雨顺,若是遇上年景不好的时候,这银子就能救命!
这么一算下来,几十两银子是真的不多。
“我哪敢打什么主意,阿爹阿娘把银子捏得死紧,一文钱都不让花。”郑银宝摇了摇头,以前阿爹阿娘手里是没钱,他们也从来没想过花钱,现在手里有钱了,他们也不愿意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