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萧逸。
“林姑娘。”萧逸的手骨节分明,可见他用了力的。
“雨大路滑,姑娘,三思。”
黛玉偏头看向他:“萧表哥。我读了你注解过的书。”
“芸芸众生,何以为天?”
萧逸怔然,他断断没有想到黛玉会说出这样的话。
他以为她善良柔软,所以心疼林铎,他也知道她聪慧敏捷,能猜到一些事情。
仅此而已。
第37章
萧逸忽的想起, 林铎说好了不再提黛玉的闺中事时,最末尾的那句:“我阿姊啊,是个读书人。”
原来是这个意思。
心中有气节, 胸中有大义。方为读书人。
“是我小看了姑娘。给姑娘赔罪了。”萧逸抱拳微微一礼。
不过那把伞仍然稳稳的撑在黛玉头顶。
黛玉看了眼他被雨水打湿的肩头:“萧表哥,折煞我了。”
雪雁抱着伞在旁边有些无措。
我这伞还打不打?好像有点小?罩不住姑娘啊?
可让国公爷给姑娘打伞, 实在于礼不合——
好在萧逸将伞递给了黛玉, 解了她的尴尬。
“这伞瞧着重, 实则入手轻的很,但骨节又十分坚韧,风吹不弯。”萧逸道。
“多谢。”黛玉颔首,接过雨伞, 刚要迈步,萧逸又道:“林铎从小,偏爱药香。”
雪雁不明所以,黛玉已经了然, 又是一礼:“多谢。”
萧逸无奈回礼:“姑娘客气了。”
黛玉没有再耽搁, 就这么携着暮鼓晨钟, 走进了雨里。
暮鼓晨钟不肯乖乖呆在伞下,一会儿就钻进雨里, 或是抓一条蛇踩死,或是采一把草来,冲黛玉摇晃。
晨钟还拿了一棵草往自己头上插, 可是他没有头发,根本立不住。
黛玉拦住了他:“不能插在头上。”
黛玉在荣国公府没有看过戏,但她母亲贾敏在时, 她随母亲赴宴,是看过一些的。
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的头上插上几根草, 自卖自身。
虽然那一幕并不重要,后来她找到了自己的生身母亲,重归家族。
但黛玉还是深深的记住了那一幕。
暮鼓将晨钟满头的杂草扒拉了下来:“林铎已经买了我们了。”
黛玉目露难过,原来他们是林铎买来的。
暮鼓的心智比晨钟好一点,他看向黛玉笑着道:“我们要死了,大和尚让我们当小和尚,就活了。”
“林铎舍不得。头发还留着。”暮鼓比划着,似乎在说林铎放他们头发的位置。
晨钟已经被其它东西吸引,又跑了出去。
黛玉脸上湿湿的,她握紧暮鼓的手:“林铎他把自己也藏起来了,我们去找他。”
“好呀。我给他念往生咒,我已经背会了两段…”
暮鼓边走边背,晨钟跑回来附和,黛玉在这不伦不类的经文中,仿佛听到了这世间最纯粹的希望。
大雨总会停下。
因着萧逸的提醒,黛玉直接往园子里种着草药的地方而去。
草药是大夫一来林府就种下的,不知道有几种,都是未见过的,长的倒是郁郁葱葱,除了味道,跟寻常观赏植物并无不同。
途中遇到几批侍卫,似乎在找林铎,也有的在找残存的蛇。
不过看到黛玉都掩住惊讶,恭恭敬敬的行礼。
黛玉体力渐渐不支,在离着草药丛还有五十步处,手突然没了力气,伞腾地歪倒,黛玉也因为想稳住伞而身子一颤,站不稳了。
晨钟不在,暮鼓在她的左侧,他只觉得黛玉奇怪的晃了晃,就停住不动了。
黛玉低下头。
她方才明明差点摔倒,却又像是被什么拉住了。
且她手心里多出了一个小小的药丸子。
药丸虽小,但雨水也没有影响它的味道传入黛玉的鼻子中。
这味道,有些熟悉,是萧逸身上的味道。
想必他是将药丸随身放在香囊里。
黛玉回头看了一眼,雨帘密集,什么也看不到。
黛玉没犹豫,放进了嘴里并不苦涩,只有淡淡的药味。
药丸的效果立竿见影,黛玉身上多了暖意。
“林姑娘施主?”暮鼓晃了晃她的手。
“没事了。”
黛玉对他笑了笑,她看向雨中模糊不清的药草丛,继续前行。
林铎果然在这里,因为暮鼓晨钟扒开药草所以黛玉并不太费力的就找到了窝在假山洞里的林铎。
她撑着伞,微微弯腰,对着眼底惊讶一闪而逝又化为沉寂的林铎,笑道:“不请我进去坐坐么?”
林铎挪了挪,挤出来一点地儿。
黛玉也不嫌弃,将伞扣在假山石头上,还取了两块碎石压住了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