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德(程昱的字)、文若,共勉之!”
刘备有些失神地看着光屏上曹操的志得意满,心中却是沉甸甸的。
十几年前,曹操还致力于匡扶汉室,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当代周公。但是现在,在掌控了那么多权力之后,曹操的想法……
关羽敏锐地觉察到刘备的失神,亲自为主公斟了一杯酒,宽慰他道:“无论曹丞相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奉天子以讨不臣’。只要主公在,汉室的绵延就有希望,不必多思多虑,徒增烦扰。”
刘备把酒一饮而尽,却苦笑着对关羽道:“曹丞相势大,我怎能与他相比呢?我只能继续和孙权联盟,对抗他的势力罢了。”
袁术去世、公孙瓒败亡、袁绍病故、孙策平定江东,遇刺身亡……
光屏上的各地势力增增减减、不断变换,逐渐稳定下来,三块颜色划分开了大地。
北方——曹操。
东南——孙权。
西南——刘备。
【东汉末年分三国】
光屏上一行大字伴着悠扬的曲调出现。号角声起,三国鼎立的时代来临。
【公元220年,魏王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孙吴”。】
【魏蜀吴三分天下】
曹操愣了一下,伏案痛哭,几欲昏厥。
“曹丕!曹丕!孺子无状,竟不闻尔父之志乎?”
荀彧怔怔坐在座位上,挥手拒绝了荀攸的搀扶。他也曾在午夜无人时辗转反侧,质疑曹操是否有不臣之心。但是,多年来曹操虽然身为权臣,但却没有犯上之举,他也就半推半就地信了自己的主公。
——毕竟,曹操是真的能做到安稳一方天下的,皇帝是真的不行……
但是,今天,荀彧被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砸了个头晕眼花。
好消息——曹操至死没有称帝。
坏消息——曹操刚死,他儿子就篡汉称帝了。
……令人头大。
荀彧的心中仿佛酸甜苦辣咸五味瓶一起打翻,难以言表的滋味涌上心头。他看向哭得快要昏死过去的曹操,心中猛然涌起一股莫大的疲惫。
他叹了口气,微微蜷起了身子,好像有些怕冷。
刘备看向诸葛亮,面容且喜且悲:“孔明,还是走到了这一步啊……”
诸葛亮暗叹一声,回答道:“如果把光屏上的‘公元’纪年与我们经历过的事件对应,曹丕称帝应该是十年后。”
他看向刘备,眼中蕴含精光:“主公,十年。”
刘备重重地点了点头,环顾一周。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他们都看着自己,神色郑重。
于是刘备也神色郑重,一字一句道:“兴复汉室!”
“兴复汉室!”
“兴复汉室!”
众人齐齐高呼。
孙权大笑出声,他称帝了!
父亲,兄长,你们看到了吗?
猛烈的快乐中,他的思绪回到了多年前。
那时鲁肃刚刚被周瑜介绍给他,他们坐在一张榻上相对饮酒,鲁肃对他说:“汉朝不会再复兴,曹操也不能一下子除掉。对于将军您来说,只需要占据着江东,静观天下的形势变化。④”
那时无论是他还是张昭都认为鲁肃实在是太年少气盛,话说得过满了。
但是……现在看来……
他真是何德何能能得到周瑜和鲁肃的辅佐啊!
而此时的周瑜正含笑看着光屏。
孙权与他多年情谊,对他既有依赖,也有着自知或不自知的忌惮,此间种种,难以赘述。
但是,这一切都不妨碍他为了孙权未来的辉煌而喝彩。
“在我将死时,能够知道这样的未来,真是太好了……”
光屏上三种颜色分开了广袤的土地,色块之间相邻城池的归属随着标注年份的变化而小有改变。但是却不再出现各种事件的画面和描述,仿佛是故意遮蔽着天机。
【公元263年,刘备之子——刘禅投降,受封为安乐公,汉亡。】
【公元265年,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位,魏亡。】
【公元280年,孙权之孙——孙皓投降,受封为归命侯,吴亡。】
【三分天下,而后归司马。】
“刘禅?刘禅……”
刘备喃喃念着,目光从光屏转向了赵云怀里的小阿斗。
此时的刘备等人尚且不知道刘禅的作为,只是隐隐约约心中有些忐忑。但是毕竟三国都亡了,他们心中安慰自己道:可能不是刘禅有多不好,而是别人太厉害。
“只是,安乐公这样的名头……”刘备皱了皱眉,“不是说非得为效死于汉室,但是‘安乐公’是不是还是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