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同人)开局给汉武帝直播晚年[历史直播](42)

作者:鱼筐提水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在这起事件中,有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秦始皇有那么多心腹重臣,怎么就让赵高和李斯轻易矫诏了呢?

第二,为什么一收到矫诏,扶苏就真的自尽了呢?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秦始皇有那么多心腹重臣,蒙恬、蒙毅、冯去疾……怎么就让赵高和李斯轻易矫诏、赐死扶苏了呢?

那时处于一个极其特殊的环境。

当时,公子扶苏因为“焚书坑儒”一事对嬴政上谏,认为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如果在这时用严刑重法去统治他们的话,可能会造成天下动荡不安。

“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

公子扶苏离开了政治中心,来到了上郡边境。

这时的秦始皇一定是对扶苏寄予厚望的,因为上郡有着蒙恬率领的三十万兵马。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秦始皇不会允许一个失去继承权的儿子去掌握兵权。

扶苏离开之后,秦始皇开始了他的又一次东巡。

“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少子胡亥爱慕请从,上许之……至平原津而病。”

为了维持帝国必要的运转,很多重臣都留在了咸阳,和始皇一起东巡的重要人物,只有李斯、蒙毅、赵高,和一位“爱慕请从”的胡亥。

在这次东巡中,始皇病笃。在他病重时,写下了遗诏,是给自己在上郡监军的长子:“与丧会咸阳而葬。”

本来,这封遗诏是能传递出去的,如果……如果蒙毅在的话。

毕竟蒙毅可是“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的人物,如果秦始皇有遗诏一定会告诉他,而以蒙毅、扶苏的关系和蒙毅对始皇的忠诚,也不会导致遗诏被修改的事发生。

但是,仿佛天注定一般——“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及还”。

蒙毅代替病重的秦始皇去向山川祷告了,还没有回来啊!

扶苏不在身边、冯去疾不在身边、蒙恬不在身边、蒙毅也不在身边……

而那封遗诏,在中车府令赵高手里。

于是一切都不可收拾了。】

蒙毅一拳捶到身前的小几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小几摇晃了几下,居然裂开了一条缝。

也就这个时候,才能看出这位文臣是在世代武将的蒙家长大的。

他旋身而起:“陛下,臣……”

蒙毅卡壳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陛下,是我的错,如果我能回来……

陛下,我辜负了您的信任……

蒙毅想这么说,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及还……

祷山川,未及还……

未及还……

这句话在蒙毅的耳边不停重复循环,他仿佛一瞬间理解了刚才李斯的痛苦——

是我的一个过错,酿成了这样的后果啊。

如果我能及时赶回来……

那种悲伤,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剧痛。

天幕没有照顾他们的茫然和痛苦,依旧一板一眼地向下播放。

【苏轼在《始皇论》中怎么认为呢?

“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皆不可以言智。”

无论是秦始皇把蒙毅派出去祭祀山川,还是蒙毅真的就这么离开了,都不是什么智慧的行为啊。

秦始皇是不是觉得自己还能撑下去?

秦始皇是不是那样的信任自己的丞相?

蒙毅是不是觉得自己一定能赶得及?

……

但是秦始皇怎么就真的在这里闭上了眼睛,李斯、赵高真的就这样罔顾了君主的意愿,蒙毅真的没有来得及回来……

“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天要亡秦啊!

秦始皇本来有着极高的政治素养,他派遣蒙恬领兵三十万,威振北方,公子扶苏监军,对外没有顾虑;在朝廷内部以蒙毅为谋臣,对内没有祸患。这几个人互相牵制,又互相支持,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本来是不致于引起混乱的。

但是,就在那么一个巧妙的时间节点,崩逝的秦始皇身边没有了这些人,只剩下了心有贰意的李斯和赵高。

于是,祸患将起了。】

第23章

《始皇论》(中)

嬴政的眸光扫过安静的群臣,茫然的蒙毅,灰败的李斯,怔愣的扶苏……他暗吁一口气。

“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嬴政深知,最“智所不及”的人是他。

他没有做到让扶苏坚信自己的地位;他在危急的时候让蒙毅离开;他没有料到李斯真的被权势吞没了本心;他明知道赵高似忠实奸,但却因为赵高实在是懂他,始终把赵高带在身边。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