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亲王福晋和庆成郡主吓得默默流泪,身子抖动不敢作声。其他的亲王及家眷也吓得连头都不敢抬。
“朕希望,允䄉是最后一个有谋逆之心的人!此后诸王都能安分守己。”
皇上的警告威吓意味极浓,殿中静得令人害怕。
“臣弟效忠皇上,绝无二心!”
五爷恒亲王赶紧高声表忠心,伏在地上汗水直下。
“臣弟是第一风花雪月之人,别无他想,但求皇上保全富贵。”
十七爷也跟着撇清,装成风流模样不愿惹皇上忌惮。
亲王贝勒们一个个表忠心,一时间“皇上万岁万万岁”响彻九州清晏。
我看向坐在最高处的皇上,他纵横谋划、炉火纯青,已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之势,我后背也不禁渗出冷汗来。
第161章 幻想
皇上最近忙得很,扫尾敦亲王谋逆之事,革职其门下之人,抓捕其党羽,雷霆之威未减。
皇上在前朝大刀阔斧,便也没有时间来理会后宫之事,他下旨免了一应节日庆贺、宴会应酬。
勤政殿。
夜晚烛火摇曳,皇上坐在榻上闭目养神,他面色不太好,看上去像是劳累过度了。
“皇上,臣妾带了一品人参乌鸡汤来,最是安神宁心。”
皇上并不说话只是睁开眼睛看着我,连动都懒得动,靠在枕上缓缓地叹息。
“臣妾知道皇上不喜油腻荤腥,过了三道滤,将油都撇尽了才送来。”
皇上往案桌前凑了凑,坐在桌前像个等食的孩子,双手搁在桌上,手中盘弄着珠串。
“臣妾听说太医院有上好的人参可入药膳,一去问了还真有,说是辽东来的千年人参,最是滋补。”
皇上累得一个字都不想说,一边喝汤一边还在想事情,喝着喝着突然喊起苏培盛来。
“苏培盛!你去朕桌上!大理寺的折子,给朕拿来!”
我佯装无知的样子担心地问道:“皇上这是怎么了?要不先喝完再理政吧?”
皇上蹙眉严肃、目光灼灼,刚刚还累得像是随时能昏睡过去,现在又好像有十万分精神了。
皇上起身下榻,腿脚比苏培盛还快,健步如飞往西偏殿书房而去,精准地拿起大理寺审敦亲王案的奏章,一边看一边气愤。
“吉林将军进贡千年人参两支,账目口供呈述均送到敦亲王府!又是怎么到了太医院!苏培盛!你这个督太监的人头还要不要了!”
苏培盛吓得跪在地上,皇上的奏折一扔,恰好掷在他的拂尘边上。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苏培盛连连磕头,大气都不敢喘,赶紧问道:“奴才愚昧,请皇上明言,让奴才死个明白。”
“你的眼睛不够亮堂!这宫里有人和外头互相勾结,你竟然懵然不知!允䄉的爪牙都伸到朕的太医院来了!”
瞧着皇上虽然语气冷酷,但面色如常并无追究之意,我也进殿为苏培盛求情说话,“皇上,臣妾不知这千年人参有何不妥。只记得毓妃入宫那日,臣妾和穆常在在太后宫中请安,是隆科多大人差人送给太后的。许是太后心疼皇上,才将人参送到太医院去了也未可知啊。苏公公在宫中事务繁杂,这过了明路的事儿,一时疏漏也是有的。”
苏培盛一听我给他解释说话,伏在地上,赶紧求饶道:“求皇上饶奴才一条命,奴才日后定当严加防范。”
皇上一听反而同情起苏培盛来,叹了一口气,语气放软对他说道:“要不是留着你的脑袋将功折罪,朕还斥责你做什么。你先下去吧。”
苏培盛松了一口气,对我投来一个感恩的眼神,“奴才去给皇上泡杯茶,皇上消消火。”
皇上劳累地坐下,手撑在桌上,严肃地看向我,质问道:“你久在太后身边,见过几次隆科多送东西进来?”
他把我当成自己插在太后身边的探子和细作了?
这样也好,至少这说明,此刻,他比起信任太后,更加信任我。
“臣妾只碰上过两次,一次便是这人参,毓妃和穆常在也在场的;还有一次便是扬州的酱菜,太后亲命竹息姑姑给皇上送去呢。”
我装得两边都不得罪,反而激怒了皇上,他气恼地将手往桌子上一拍。
“给太后的便是人参,给朕的便是酱菜。舅舅可真是朕的好舅舅!”
真是和我一样。连旁人送自己的东西都要比高低贵贱,最恨旁人将自己轻贱。
我忍着心头的笑意佯装担心地赶紧走到皇上身旁,心疼地拉起他的手,为他搓了搓手心。
“皇上再生气也得顾忌自己的身子啊,手打疼了可怎么办。”
我急得直落泪,泪水滴落在他的手背上,他十分感动的将另一只手搭在我的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