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叩见羲妃娘娘,娘娘——”
红英随伺左右,傅知雪不便与崔嬷嬷多加亲密,示意石榴上前搀扶。
“崔嬷嬷是宫里的老人,羲和能得您的照应,感激不尽。”
崔嬷嬷人老成精,也认识皇后身边的红英,知晓怎么做,敛容道:“羲妃娘娘客气,老奴定尽心侍奉。”
午后各宫派人送来乔迁贺礼,傅知雪令红英与梅嬷嬷仔细登记造册,回头还得找机会还回去。
崔嬷嬷做事细心,日常盯着膳食,小到茶水也要亲自过手。
傅知雪幼时落过水,月事不准,去岁在朝霞殿被仗刑,落了寒气未根除,每日一顿药膳不落。
二日后,傅知雪来了月事,后宫诸人得知后皆狠狠松了一口气,却又心生不满。
羲妃有了身孕,她们还能瓜分一下皇上的恩宠,若羲妃一直未怀上,她岂不是要一直独占皇上?
傅知雪不甚在意,对于子嗣,能晚一点来最好。
之后几日,萧炫并未招傅知雪侍寝,只听说他去了皇后宫里。
萧炫招谁侍寝,傅知雪没往心里去,如今入了萧炫的后宫,又与胞兄相认,她终于可以匀出精力调查苏府灭门案。
在清水县行宫那几日,她从刑部尚书姜晁与御史闻大人只言片语中,得知一事。
青县县令苏范文及其家眷惨死一事曾上奏给朝廷,探查的结果是仆人纵火,刑部早已结案,大理寺少卿近日又翻了出来,声称发现了疑点。
据悉苏氏灭门案始作俑者姓黄,只知道叫黄老爷,显然黄老爷并非是萧炫,而是另有其人。
也不知胞兄何时从越州回京,傅知雪又不能问萧炫,希望下月春猎之时能见到胞兄,到时候找机会叙一叙。
入夜后,傅知雪招来影六,影六提留着她去了乾宁殿。
萧炫照旧批阅奏折,见她过来,吩咐宫人去备宵夜。
夜宵后,傅知雪杵着不走,佯装不经意解掉衣衫纽扣,露出内里薄如蝉翼的绯色夏衫。
自打傅姑娘成了羲妃后,她在乾宁殿的地位肉眼可见地高起来,庆阳殿那边供给她的一日三餐早就超过了三品妃位的份利。
乾宁殿宫人们脸上的笑也越来越热情,不再是一开始的浮于表面。
傅知雪主动凑到萧炫身后,替他按摩脖颈。
萧炫笑了笑,抬手摸了摸她的手,她动作一顿,不明就里地落座到他身侧,“皇上有何事要吩咐妾身?”
萧炫细细打量她的神色,见她欢喜的模样不作假,颇为好奇道:“朕近日忙了些,没宣召你,你可有不满?”
傅知雪羞红了脸,依偎到他怀里,“皇上自当以国事为重,妾身怎会不满呢,妾身在庆阳宫吃好喝好,无事跟着娴妃姐姐习字画画,日子过得充实。”
总算说了句实话,没再和他打马虎眼。
孙怀恩没敢绕过屏风,只立在屏风后开口,“启禀皇上,贵妃娘娘派人送来了夜宵,娘娘叮嘱老奴务必伺候您用下。”
萧炫环抱美人,不爽被人打断,呵斥道:“滚出去——”
孙怀恩屁股尿流地滚远了。
翌日萧炫不用早朝,摆驾东宫探望小太孙,特意绕道庆阳宫,接了傅知雪一块跟过去。
她事先问过萧炫,怕不怕被人点破她的身份,萧炫笑着反问她,“你是江南道台苏岭之女苏羲和,何人敢说你?”
傅知雪识趣,主打就是嘴硬不承认。
一刻钟后,皇上突然偕同羲妃娘娘来了东宫,朝霞殿内一众人等顾不上通风报信,纷纷跪地迎接。
“都起来吧。”
萧炫示意众人平身,牵着傅知雪去了正殿落座。
“尔等各自去忙,无需专门伺候,把小太孙抱来给朕和羲妃瞧一瞧,不要太子妃下床见礼,免得她吹风。”
管事嬷嬷忙点头,“奴婢遵旨。”
宫人上茶水的上茶水,端吃食的端吃食,还有嬷嬷折去后面的寝殿寻小太孙。
殿里烧着地龙,暖意蒸腾,圈椅上都铺着厚实的垫子。
傅知雪环顾四周,并未见到阮菀身边伺候的海棠与妙雪,管事嬷嬷面生,想必是新来的,也不认识她。
萧炫端起茶盏啜饮了一口,茶水偏甜,索然无味。
少顷,嬷嬷们抱着穿戴厚实的小太孙来了正殿,浓浓的牛乳香味飘了过来。
小太孙趴在嬷嬷肩头睡得香甜,五官轮廓渐渐明晰,傅知雪暂未瞧出来模样像谁,既不似阮菀,也不似萧元祁。
毕竟还未满月,小孩子一天一个样,再等等瞧也不迟。
萧炫并未上手去抱,只近距离看了几眼,问了嬷嬷们照应得如何,便让人把小太孙抱回去,复又给予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