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司九最后说了句实话:“这种事情,其实还是五分看人,五分看命。”
在这样的医疗技术下,生病了想要救治,真的很难。
所以最好是命好,千万别生病。
又过一会儿,张司九想起一件事:“其实小南瓜长得这么好,也有一部分李家小婶的功劳。她当时刚生完孩子,奶水是最有营养的时候。如果你们能找到刚生产完,还没出月子,但孩子夭折的产妇当奶娘,那效果是最好的。”
众做周知,黄金初乳的优秀,那不是盖的。
这也是张司九唯一能想到的对婴儿最有效的免疫力支持了。
杨元鼎点点头:“有点不好找,但我可以试试。”
接着杨元鼎就说起了潘家的八卦:“你不知道,那个潘硕真不是人。他当初能被白家选做女婿,纯粹是靠骗的!”
张司九把面疙瘩下到锅里去,神色如常:“我知道。白家是诗书之家,潘家那那素质,只不过是普通权贵,两家人根本就不是门当户对。不靠骗,那靠什么?”
诗书之家,看中的往往不是钱财权势,而是人才人品。
而且,都是亲女儿,没有道理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夫婿差距这么大。
所以,白安娘的婚事,猜一猜就能猜到,里头是有缘故的。
张司九这样的反应,杨元鼎有点小小的遗憾:“你怎么一点不惊讶呢。我还想跟你讲讲,到底怎么骗的。”
于是张司九就配合他:“那这个我还是很感兴趣的,你说说,怎么骗的。”
杨元璋就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起来。
原来,当初白老丈是国子监里退出来的先生,大家都知道,国子监里教书的,那都是一流水平。
所以,自然就成了各大家族争抢的香饽饽。
人人都想把孩子送到白老丈手里当学生。
白老丈就收了那么三四个学生,在家授课,学生们也不必每日去,每隔三日,各自拿着疑问去,白老丈就负责答疑解惑,偶尔讲一讲别的。
那潘硕也是自由读书的,他也是去求白老丈收他的。
可白老丈没瞧上他,觉得他不算个特别好的苗子。
谁知道,白老丈没收他,他倒是在那儿撞见了白安娘。
白安娘给父亲送茶点,两人碰见,打了个招呼。
潘硕就动了心,死乞白赖的接近白安娘,甚至还买通了安娘身边一个小丫鬟,得了安娘的喜好。
又有一次,安娘和宁娘去春游,结果遇到了心怀不轨的混混,差点被劫走钱财。
听到这里,张司九搅动锅里,严肃的想: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啊。
下一刻,杨元鼎就揭露了现实:“都是假的,后头我大哥听大嫂说起,就觉得不对。再去找到当时那混混,才知道,就是潘硕买通那人去的!你说龌龊不龌龊!”
张司九点点头:“龌龊。而且恐怕他也未必是看上了安娘,主要还是看上了白老丈。”
这话说得,杨元鼎差点没被口水呛住,忍不住幽幽的埋怨:“你说话能不能好好说。这说得,让人害怕。”
“难道不是吗?”张司九扬眉,意味深长:“你就说,后来他有没有跟着白老丈读书吧。”
“有。”杨元鼎更哀怨了:“不是说你说得不对,就是方式能不能改改——”
猛的一听,还以为遇到什么变态了。
第554章 相亲吗
张司九觉得没毛病:“是你想太多了。不是我说的问题。”
杨元鼎:……是我思想不够纯洁的意思呗?
说着话,饭好了,其他人也陆续起来了。
一看杨元鼎这么早来了,大家都吓了一跳。
小松小柏更是围着杨元鼎转圈圈,小南瓜在听说杨元鼎是过来吃饭的,就仰着小脸揪心的问他:“是不是因为你家里没饭吃啦!太穷了吗?”
这话说得大家都哭笑不得:谁家没钱了,三郎也不会没钱啊!
杨元鼎一把抱起小南瓜,放在自己胳膊上坐下,逗她:“对啊,那我能不能来你家吃饭?天天来。”
小南瓜很严肃的说:“我帮你问问。”
然后转头就问张司九和徐氏:“二婶,姐姐,能让元鼎哥哥天天过来吃饭吗?他太可怜啦,他要饿死啦!”
徐氏乐呵呵:“来来来,肯定让。”
张司九淡定道:“让来,交伙食费就行。”
小南瓜傻眼了,眼巴巴的看着张司九,替杨元鼎着急:“可是他家都穷得吃不上饭啦!”
大家哄堂大笑。
小南瓜更着急了:“你们别笑哇,帮帮元鼎哥哥!”
杨元鼎忍不住咯吱了一下小南瓜,感叹:“你怎么这么可爱!”
然后,他也严肃的告诉小南瓜:“对不住,我刚才是逗你玩的。我其实没有变穷,只是你们家的饭太好吃了,所以才忍不住想天天来吃。你能原谅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