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笑了,也认真了几分:“我们这里,不缺寻常菜蔬。”
张司九点点头:“我知道。寻常菜我也不送来。”
本来这也不是主要经济来源,就不要指望什么长期合作了。再多,她也搞不出来。
杨元璋此时也相信张司九是真的不是打算借杨家的势了——毕竟,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女童,竟然真的是要卖东西?而且有这么大主见,而不是被家里人教导怂恿?
最后,掌柜的给了三十个钱。
钱的确不多。但三十个钱,能买一斤肉了。
张司九觉得,这个价钱是不亏的。她欣然应允,并且许诺道:“下次来,我免费送您一点自家种的菜。”
顿了顿,她又问:“您收蛋吗?鸡蛋鸭蛋,吃虫子长大的,特别香!”
原本,张司九是不太擅长搞推销的,更不喜欢搜肠刮肚的说这种夸奖的话。
但为了赚钱……所有的不喜欢和不擅长,都是浮云。
结果没想到,杨元鼎却十分识货,惊喜问:“真的吃虫子的土鸡蛋?”
张司九点点头:“吃螺蛳,吃蚯蚓,吃小河虾的。”
杨元鼎一把抓住自家大哥:“哥,买它!”
掌柜的:……
杨元璋:……
见大哥没反应,杨元鼎准备怒掏腰包:“你不买,我买!给阿娘吃!我自己吃!反正都是要去别人那买的,买司九家的,还放心些!她肯定不会骗我!”
张司九按住他:“不着急,村子里鸡多。”
她家不产,但她还可以搞收购。
中间商赚差价,想想也不错。
张司九期待的看着掌柜的。
掌柜的失笑:“那下次来,你带几个来,先尝尝。不新鲜不要。”
张司九微笑:“保证新鲜。”
她可以每天去收购,然后送货上门!
愉快达成约定后,张司九揣着三十枚铜钱,满面笑容的走了出来。
同时,心头也安定许多:在没有赚到钱的时候,她是真的很不安,虽然知道大概率不会穷得吃不上饭,但包里没有钱的窘迫和不安,还是如影随形。
钱,永远是人最大的安全感和底气。
有了赚钱的能力和方法,才意味着有改变生活的机会。
杨元鼎看上去比张司九还要兴奋一点。
他笑容就没落下来过,不停地感叹:“卖出去了!居然真的卖出去了!司九你可真厉害!以后我跟你混了!”
杨元璋听着,嘴角疯狂抽搐:自家三郎脑子搞不好真的是被水灌坏了。
他纠正杨元鼎:“三郎,不可胡言乱语。你还是应当将心思放在读书科举上。”
杨元鼎顿时一脸惊恐:“大哥,不是说好了今日不提这个事吗!”
科举?诗?论?赋?鲨了他吧!
张司九寻了个机会,悄悄问杨元鼎:“科举比高考如何?”
杨元鼎沉痛道:“高考的话,我搏一搏,还能有机会。科举的话……我连卷面分都混不上。”
毛笔字,真的很难写。
第28章 太过凄惨
听到杨元鼎这样说,张司九就明白了科举到底有多难。
大家都是经历过高考搏杀的人,但很显然,在这个时代,这点搏杀不够看。
杨元鼎心有戚戚焉:“而且考的科目还很多。一考好几天,关在贡院里,吃得差,住的差,比高考惨多了。咱们高考,点多算是考个童生吧……”
童生啥也不是。
秀才勉强算个大学生,也有了一定好处。
但想要考举人,乃至更高的,那就是全国学子一起竞争那么一百多个名额……能容易吗?
张司九同情的看着杨元鼎:熬过了九年高考,没想到来到这里,又要开始考。
但她仍旧鼓励道:“加油。想想我,想考还不能考。”
杨元鼎却仰天长叹,一脸不情愿:考考考,迟早被烤糊了!
不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杨元鼎的伤痛,丝毫不能影响张司九赚钱的快乐。
而且,一听到接下来要去医馆,她就更快乐了。
对于张司九这个需求,显然杨元璋也是充满好奇的。他在进去之前,问了张司九一个问题:“你小小年纪,怎么会想到来药铺当学徒?”
张司九毫不犹豫的掏出了早就想好的理由:“我娘是难产死的。我奶奶病了,眼睛也不好。所以我想学医。”
杨元璋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丝丝的动容。
其实,张司九最开始报考医学院的原因,的确是因为家里父母和亲生妹妹都太早离开的缘故。妹妹是生病,还是那种罕见病,治不好。而父母是因为车祸,送诊不够及时。
所以她就明白了,医生是很重要的。
学医,不仅是因为她需要一个谋生的职业和技能,更因为她觉得,如果医生足够多,足够好,那么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