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终只能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我就知道这个字这么念。不过,你们听说过一句话吗?叫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呢,遇到不懂的,你读上个一百遍,它是什么意思,你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于是小松就非要实验一下。
就这么两句,他翻来覆去的背诵,背一会儿,还要问张司九:“大姐,多少遍了?”
张司九最开始还有耐心数一数:“十五了。”
到了最后,她就开始瞎糊弄:“七十五了。”“六十九了。”
徐氏在旁边做鞋底子,听着听着都听不下去了,“行了行了,念经似的,快去洗脸洗脚,睡觉!”
张司九投以感激目光:救星啊!
小松其实也腻了,乖乖去洗脸洗脚睡觉。
张司九心想:明天我得去问问杨元鼎,不然这个偶像包袱掉了是小事,这两个小弟对自己不信服了,那就使唤不动了!这可是大事!
等孩子们都洗完了,徐氏给张小山也抹了脸,洗了脚,自己也洗漱完了,这才一起上炕躺着。
张小山也是这个时候,才从怀里摸出个东西来,往徐氏手里一塞:“拿去。”
徐氏坐起来,点了灯一看,居然是个发簪。
簪子是骨头雕花的,上头还镶了贝壳染了色,挂了一颗染红的珠子。
还怪好看。
徐氏一下就咧嘴笑了,忍不住推了一把张小山:“哪来的?你还知道给我买东西?”
张小山翻了个身假装睡了,语气满不在意:“街上巡逻看见的,一起巡逻的也给他婆娘买了。我顺手也买一个,之前忘了给你了。刚想起来。”
徐氏拿眼睛瞪张小山的背,气得在他腰上掐了一把:长嘴就不会说句好听的话!
不过目光再落回了那簪子上时,徐氏就又给张小山揉了一下:算了,反正有这份心就行!
徐氏把簪子郑重的放起来,重新躺下,忍不住感叹:“咱们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以前我做梦都不敢想,能过得这么顺心。”
没有一睁开眼就愁家里没钱,可到处都要用钱,反而天天有进账,还能存下来一些,孩子也懂事,孝顺,一点不用多操心,就是张小山,也越来越体贴了——
徐氏最后把功劳都归结到了张司九身上:“要不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呢?我看九娘现在就是个小福星。”
第205章 愁得慌
徐氏过完生日第二天,接生婆就找上了门来,同时还带来了三个年纪差不多的妇人。
一看这个架势,张司九就明白了:学员上门了!
张司九心里的小算盘飞快算了一波,然后满意笑了:果然是老合作人了,这一出手,果然我就没有吃亏的!
接生婆显然也是这个意思,两人还不动声色的交换了一个目光——
不过,张司九是满意和赞赏。
接生婆的,是想说:先拿她们试试水,表现好点啊!
不过两人都以为对方接收到了自己的意思,各自表示明白。
张司九将人带进了自己屋子。
那三人也不客气,上来就先把学费交上了,鸡蛋和布摆了一桌子:“听王二婶说,九娘你会接生?而且手法还好?包教包会?”
张司九毫不犹豫点头:“那当然,包教包会,绝对不带掺水的!保证我会的,都教给你们!”
结果那三人迟疑了一下,居然说了句:“那这样行不行,我们愿意多出点,你教了我们,就别教其他人了。”
显然,这三个人还真是商量好了的,所以这会儿才会如此态度一致。
这下,张司九笑容就停了,她看一眼接生婆王二婶:“王二婶,这……你没说清楚吗?”
王二婶也有点气恼,脸当场就板下来,不满意的瞪着三人:“你们这是啥子意思?我之前咋个跟你们说的?你们是不是看九娘年纪小,就又动了歪心思?要这样的话,趁早滚蛋!爱学不学!不学拉倒!”
她是真半点不客气,不仅嘴上说,还要当场轰人。
张司九也是跟着提起东西就往那三人手里塞:真要是这样,那就别教了。
那三人的确是看张司九年纪小,起了糊弄的心思,想着张司九也许没想明白,不知道这意味着啥。这会儿看见这个阵仗,也不敢再稳稳坐着,赶忙拦着,又好言好语的哄道:“这事儿咱们好商量,好商量嘛。你说咱们县就这么大,能有多少个接生的?要是都会了,那靠什么吃饭?不如我们几个——”
“没关系嘛。”张司九要笑不笑,语气平静:“你们觉得学完了将来和不学也是一样的结果,可以不学。反正其他人都学完了,你们不会,那就又是不一样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