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时候陆秋白不由自主地觉得:若是受伤昏迷的人是我就好了,这种时候,姜林醒着肯定比我有办法。
冥思苦想了片刻,陆秋白才好不容易回忆起来。
说找便找,陆秋白轻柔地起身让姜林躺在衣袍上,以免硌到头,走出一两步路后又有些不放心,万一她离开的这段时间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
若是有蛇过来,咬了姜林,岂不是毒上加毒,她不通医术,岂不是只能看着姜林中毒而死?
不行不行。
陆秋白又回去将姜林背上,带着她一面走一面寻找她记忆中的那种药材,试图寻找和她记忆中的模样最相似的草药。
只是带着一个昏迷的人行走终究有所不便,陆秋白行进的速度十分缓慢。
路上的坑坑洼洼几次几乎将她绊倒,横生的枝节两次三番打在她的身上,刮出一道道细小的口子。
虽是深秋,秋高气爽,日和风徐,陆秋白额上却渐渐渗出汗,打湿了鬓角。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陆秋白在一众青青黄黄之间见到了十分符合她在药房见到的那种药材的植株。
只是这时又有了新的问题,平时开方用药无非就是内服外敷之类,按正常药方来说这种药是炮制之后才会入药,用药时煎服即可,现在这个新鲜的应该怎么用?
直接吃吗?
这时姜林醒了,察觉到身上的不适感,她顿时明白自己是怎么了,见陆秋白手上拿着一株药草,十分苦恼的样子,艰难道:“给……给我吧。”
陆秋白听到她的声音顿时面露喜色:“你醒了!”
同时也将手里的草药乖乖递了过去,姜林拿起它,掐头去尾选择了能发挥药性的那一部分,直接送进嘴里。
陆秋白以为她有所好转,不料姜林吃完药之后又再次昏睡了过去。
让她有些忐忑起来,不会是她摘的药有什么问题吧?但转念一想,姜林自己是大夫,应该是认得的所以才吃下的吧?
这样一想她就稍微放下心来,将人背起再次继续赶路。
走出几十步路后又觉得,不对不对,都说医者不自医,姜林都病成这样了,万一糊涂了呢?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陆秋白就觉得心中发慌,心跳加快,万一姜林病死了怎么办?
不行不行,姜林怎么会病死呢?上天有好生之德,医者功德无量,佛祖也会保佑她们的。
可是世间神佛又哪里有神佛……
若有神佛庇佑……她陆家满门,岂会遭此劫难……
陆秋白心中万千思绪都涌了上来,时悲时喜,时轻快时黯淡。
不知道过了多久,陆秋白终于走出了那片林子,看到眼前出现一个熟悉的村庄,一个松懈间,力气也随着松下来。
她听见一道急切的声音在她耳边喊道:“诶!这位姑娘!醒醒!”
再次醒来的时候,头顶是个朴素破烂的茅草屋顶,床上罩着个略显潦草的帐子,墙壁上有些烟熏火燎的痕迹。
之前那道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姑娘,你醒了?”
陆秋白撑起身子,忙下床道:“多谢婶婶救命之恩。”
那妇人端着碗米粥进门来,见状忙将碗搁在桌案上,去扶陆秋白:“诶姑娘这是何必,我不过是路过见二位昏迷,才顺道将你们带回家中安置,何谈什么救命之恩,不必如此。”
“婶婶好意,秋白没齿难忘!”陆秋白再见村中之人,心中无比感怀。
妇人将陆秋白扶起,呵呵笑道:“好孩子,是个知人冷暖的,这是上天也不想让你们遭难呐。”
说完又将手里的粥碗递给陆秋白:“诺,热乎的,快趁热吃,寒舍简陋,没有什么好的招待姑娘,暂且将就将就。”
陆秋白接过,闻声询问道:“和我一起的那位姑娘怎么样了?”
妇人笑答道:“就在隔壁呢,我观那姑娘似乎有些发热,熬了些姜汤给她服下,现在出了些汗,似乎好些了。”
陆秋白心中挂怀,问道:“我想去看看她,可以吗?”
妇人见状,将她引到隔壁屋子。
姜林静静地躺在床上,呼吸平稳,也确实如妇人所说不似先前那般体热,似乎略有好转。
陆秋白放下心,道:“多谢婶婶照料我朋友……”
此时屋外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气势唬人,似乎来者不善。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吃草药是极端情况,一般绝大部分情况下中药是不能直接吃的,对肠胃有刺激,效果也会大大折扣,而且不明药效不要随意尝试。医药部分如果有误,也欢迎指出。)
第12章 岁寒之日(十二)
村中素无多少外人来往,只是今年却似乎颇有波折,村中的磨难接二连三,何婶儿昨个傍晚出门汲水,遇上两个晕倒的姑娘,今个儿又有陌生人登门,说是要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