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让尘见她这副模样,心中是前所未有的柔软。夸张些说,一股凉气儿从脚底窜到大腿根,爬过脊背,又直接顶到后脖颈,整个人酸麻发痒,差点打了个冷战。
他没对着她煞有其事,只是默默的,自顾自说了句:“不要你还,每月抽空给我做道菜便好。”
宋辞埋着的头从两只手指里抬起来,似是没听清:“啊?你说什么?”
“没说什么。”他浅浅应答。
“做菜?”她其实隐约捕捉到了几个词句,听的不真切罢了:“你的意思是,做菜还帐?什么菜那么值钱?而且,那得做到多久才能还清啊!”
他缄默,未语。
只是那一刻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
或许她说的对,最好……是一辈子。
——
吵吵闹闹中,这夜过去,海棠园的灯烛终于熄灭,重新归于寂静安稳。
吃罢了火锅,炭炉慢慢冷却,从火红变得灰白……宋辞垂头说她要再好好考虑考虑。
于是,萧让尘与府内众人在将近戌时末左右,谦言退场,那客气的样子仿佛她才是别苑的主人。
他带来的下人个个对她敬重爱戴,丫鬟婆子纷纷笑盈盈问礼,男丁们就算有的喝的酩酊,亦由同伴搀扶着,隔着避嫌的距离,毕恭毕敬的道声安。
其实他们本不想如此失礼,但“笑起来闹起来”这件事,是通过息竹的嘴传达给大家的,原是萧让尘的意思。
要不然这么多人三更半夜聚集到一处,除了宴请摆酒席,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由头。
只有他们真正欢歌笑语,推杯换盏,叫外人听了或许会议论,但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反过来这么多人全都鸦默雀静的,那才让人感到疑惑。
借着这个机会,众人也吃喝玩闹了个痛快,可以说整个海棠园,每个人都十分的愉悦自在。
但到了第二日清早,萧让尘和宋辞先后从自己的房中醒来,有序的恢复了往日的行径……这才听说,原来昨夜,陆行川和陆夫人狠狠吵了一架,闹了好大的不痛快。
宋辞赶着丫鬟们上早膳的时候,在背后偷偷望了一眼。见陆行川展现出一种一反常态的阴沉压抑,简直和平日清朗阳光的性子截然相反。
她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不知矛盾因何而起,有些好奇,亦有些担忧。但主子们的事,尤其是陆家母子,她觉得自己还是少打听为妙。
自从经历了那件事,宋辞便下定决心,自保周全。
既然人家看不上自己,那就不要死皮赖脸的上去讨嫌,过好自己生活便是……
然而树欲静,风却偏不止。
早膳过后,兰婆子再次找到她,传话说夫人有请。
相似的时辰,同样的地点人物……宋辞原还犯愁,想着该怎样应对她的刁难。
结果这一次,她竟态度骤转,诚恳亲切,甚至带着点央求。
陆夫人提出,要带宋辞回京城,让她进恒宁侯府……
前提是,她要负责劝陆行川一起回去,学着接管家业,娶妻、生子……
第52章
宋辞跟随着兰嬷嬷, 垂头走在通往华春园的风雨连廊之下。两人一前一后,脚步匆匆。
犹记得初次踏上这条路的时候,她还不知接下来要面对什么, 所以神色泰然, 心绪轻松。
今日再次走上同一条路,却没了那股欣赏雕花廊柱的雅兴,连晨间金灿灿的阳光斑驳打在身上, 也未察觉到一丝暖意。
不一会儿抵达长廊尽头,拐了个弯,便来到一处石制小门楼,上面用秀隽且不失大气的字迹刻着“华春”二字, 想来也是出自某位大家的手迹。
一鼓作气来到正屋门前, 兰嬷嬷带她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到屋内。
宋辞暗中吁了口气, 对接下来即将发生的明争暗斗感到头疼。
“姑娘,咱们夫人还没回来!烦请您稍候片刻。”兰嬷嬷对她展现出鲜有的客气, 至少跟上次相比,态度截然不同。
她将炭盆往宋辞的位置稍微移近几分,关切道:“一路走来带着寒气儿呢, 快烤烤火, 暖和暖和。”
“嗯……多谢。”她不自在地欠了欠身, 弱声道谢。纵使骨子里带有几丝讨好型人格, 也不禁觉得对方的态度反常。
宋辞其人呢, 性子古怪。
说她好,其实好的并不尽然, 因为她永远不会盲目心善,更学不来圣母那一套。
但说她坏, 她有时又显得与自己口中的“自私自利独善其身”不同。
她的善心以及素质,可以说是遇强则强,遇恶更恶,多半取决于对方表露出来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