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带着众人来到宫殿下,“大家应该知道清太祖本身是游牧民族,最早的时候他要瞭望敌情,所以住的地方会比A市故宫要高。”
“除此之外,A市故宫在明代修建的时候是严格按照《营造法式》来建的,相比于沈市故宫更加规整、严肃。”
“而沈市故宫呢,融合了蒙族、回族、满族、藏族等多种少数民族的特色。”
“大家看这座宫殿大门旁边的两根柱子,是不是方形的?”
米莉沿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是方形的,有棱有角。
“这种方形的柱子呢,就是藏族的特色……”
导游又带着他们来到一处圆形的宫殿前,殿前一左一右两根柱子上雕刻着两条蟠龙,隐约可以看见殿内的装饰。
和外面金碧辉煌的威严景象不同,殿内的柱子和龙椅都已经有些褪色了。
“这就是大政殿,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
听到导游的话,米莉连忙抬头仔细看,才发现这座宫殿果然有八个角,从她的方向看就像一个圆圆的蒙古包。
“……大政殿整体呢,就是一个蒙古包的样子,前面我们说到故宫融合了许多种少数民族的特色,这里就是蒙族的特点。”
上午的阳光刚好照在宫殿一侧,在阳光与阴影的勾勒下,镶绿剪边的黄色琉璃瓦珠光宝气,檐下宝蓝色与金色相应相辉的装饰格外精致。
屋顶上方雕刻着许多龙的图案,还有几个看不清具体样子的小雕像坐在上面。
“大家看到屋顶上的雕塑了没有?大政殿的屋顶上一共有八个雕像,代表着是威震八方。”
“而这些人像全都是按照蒙族的打扮雕刻的,这也体现了那时蒙族与满族关系的密切。”
“当然从柱子和房顶上的雕像我们也可以看出,满清时期也是以龙这种图腾为皇家尊贵的象征,这一点和历史上其他朝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来,我们向左边和右边看一下。大家有没有看到两侧的亭子?”
游客们纷纷点头,米莉也“喵”了一声。
看到了。
“这两侧一共有十座亭子,我们也可以叫它为十王亭,代表着在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议政以及两个统领八旗的左右翼王,这就是努尔哈赤时期的政治体系。”
“来,大家可以离远一点仔细看看,有没有觉得有些眼熟?”
“顺治的登基大典就是在咱们所在的这条路上举行的,是不是觉得有些简陋?电视剧拍出来的肯定和现实有差距。”
她清了清嗓子,“好啦,我们刚才来到的是沈市故宫的东路,现在我们要去皇太极建造的中路参观了。”
米莉悄咪咪跟在后面,听到一对小情侣在窃窃私语。
“你觉得这里和A市有什么差别?我没有去过A市。”
女生思考了一下,“这里的面积确实比那里小很多,但是建筑风格完全不一样,那边的宫殿全都是四四方方的,这里就不那么板正了,毕竟是满族皇帝,民族特色浓郁嘛。”
米莉赞同地点点头。
前方领头的导游开口。
“……沈市故宫虽然面积很小,但我认为它是来沈市旅游必不可少的一处景点。”
“它可以说是我们所在的这座城市——沈市,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努尔哈赤建造这座宫殿之前,沈市其实就是从古至今的一个军事要塞,但作为一个北方靠近游牧民族的城市,它的存在感其实是很低的。”
“直到努尔哈赤将都城定立在盛京之后,又在1625年修建了皇宫,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沈市故宫,才将这座城市提升到都城的地位。”
“这里有故宫的平面图,大家可以拍一下。”
导游笑道:“这种地方在以前可都是皇家禁地,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是进不来的,别说进了,住在周围都不行。”
在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了沈市故宫的中路。
“这里是皇太极时期建造的,”她指着位于中央的大殿,“这座宫殿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金銮殿,看到上面的名字了没有?写着崇政殿三个大字。”
“光从它的名字我们就能知道这座宫殿是用来做什么的,皇太极经常在这里接见官员、处理国家事务。”
崇政殿前面有一座石碑,上面用中、英、韩三种语言雕刻着讲解。
看来这里也和卫城一样,与韩国有很密切的交流。
米莉跟着旅游团转遍了整座故宫,偶尔蹭一下其他团的导游。
她随着游客的脚步,穿过凤凰楼,发现这里的人流量竟然和东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