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路上的纹路叫做冰裂纹,像是裂开一样,远远看过去,波光粼粼仿佛真的水面。
而进入大堂的台阶是一块波浪样子的怪石,这叫做涩浪,寓意着踏浪而上。
踩着台阶跳进大堂,这里有着江南最大的楠木会客厅,这里的每一根柱子都是楠木做的。
抗日时期,留园被日军占据,里面的花草树木全部被毁,主人家的家具被他们抢走,而这座由楠木构成的大堂被他们当作了养马的亭子。
从大堂出来,又是一片江南园林常见的怪石,一座尤为高的怪石格外突出。
从她的视线看过去,怪石顶端像是一个俯冲的老鹰,而下面的一块石头则像是扭头怒视着老鹰的大狗。
据旁边的导游所说,这幅画面叫做鹰犬斗。
在留园的一座房子里,米莉又看到昨天在拙政园也见过的金砖,这两块砖长得一模一样,都是方方正正的。
要不是她记得自己昨天去的确实是拙政园,还以为将两个园子弄混了。
这样想着,她一抬头,又见到一片和刚才一样的怪石。
这里围着的人就多了。
导游神秘道:“这里就是留园的镇馆之宝冠云峰,谐音观音峰,太湖石“瘦、漏、透、皱”的特点全都在这块石头上展现出来了,而且,冠云峰相传为宋代花石岗遗物……”
米莉记得自己之前在瘦西湖也见到一块儿,据说是宋代花石纲遗物的石头。
“留园最早的时候有一块很出名的石头叫做瑞云峰,乾隆下江南时住在江南制造府,那个石头就搬了过去供皇帝欣赏。”
“既然给皇上欣赏了,那肯定就不能再要回来,当时的留园主人日思夜想却不敢向皇帝开口讨要,只好又买了眼前这块冠云峰成为瑞云峰的代替品。”
“除了这块冠云峰之外,左右还有两块不同的怪石,右边的叫岫云峰,左边的叫瑞云峰。”
瑞云峰……
导游感慨道:“足以见得当时的留园主人是多么思念那块瑞云峰啊。”
米莉实在不理解当时的人为什么能为一块石头查不思饭不想。
而且他还把这三座石头的名字给了自己的三个孙女,冠云、岫云和瑞云。
这块假的瑞云峰曾经断过又修复好了,而瑞云这个孩子却小小年纪就夭折了。
第97章 免费的“皮包水”
从留园出来, 太阳已经升到了最高处。
米莉走在宽敞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垂柳在风中摇曳生姿,街道两侧院墙上的紫藤花开得耀眼, 在阳光下染上了淡淡的金边。
出口向西直走, 就能看到隐匿在一片树林中的西园寺。
西园寺的入口在南侧, 步行10分钟就能看到售票处。
今天天气正好,虽然摸不准会不会下雨,但暂时是晴天。
售票处排着短短的队伍,游客很快就散去了。
西园寺的面积很宽敞,墙壁是金黄色,屋檐依旧是江南园林里独有的飞檐翘角。
明朝徐泰时修筑园林的时候将园林分为东园和西园,后来他的儿子将西园捐赠给了寺庙, 这就是今天的西园寺。
而东园就是米莉刚才见过的留园。
来西园寺必须做的三件事——撸猫、吃面、找神鼋。
她现在就是猫, 用不着再撸猫了, 素面也可以等到中午吃, 那就先去后院转一圈吧。
神鼋的学名叫做斑鳖, 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世界一共不到四只,国内唯一一只仅存的斑鳖就在苏州动物园, 那是民国时期放生的。
除了苏州动物园的一只, 西园寺有两只,他们还有自己的名字, 叫方方和圆圆。
这两只是明朝时徐太石修筑园林的时候放生的,四百多年过去, 每一只都神长1.5米以上。
岸边还放着一座斑鳖的雕像, 用通俗易懂的词解释,斑鳖其实就是大乌龟。
这两只斑鳖不经常露面, 人们以见到他们为荣,觉得这是幸运。
2007年8月18号这一天,方方游上来在湖里游了两三个小时,然而在第二天就离世了。
从此之后,圆圆就再也没有露出水面过。
米莉站在岸边向湖里望去,并没有看到什么不一样的景象,她又出了连廊,在一棵树下晒太阳等待中午。
她现在还不饿,所以准备等中午人多之前再去吃素面,中间的空隙在这里晒晒太阳也不错。
等到太阳转到正上方,撒下的阳光被树荫遮住,米莉这才打了个哈欠,去了寺院里的素面馆。
素面馆面积比她之前去过那几个寺院的面馆面积都要大,里面的香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