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莉全都当作没有听到,然后又点了一碗米饭,这才收手。
等老板飘一样离开,她这才环顾四周,打量着店内的装修。
这家店店面很大,有占据半面墙的玻璃水箱,里面都是养殖的河豚。
这些河豚不生气的时候,身体就是正常,鱼类大小,但是生起气来肚子就会变大。
米莉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
据说在吃河豚最多的城市扬中,有两位厨师因特别善于烹饪河豚最有毒的肝脏而得名,相传被称为东邪吸西毒。
其中一人以身试险几十次,身体都还十分硬朗,可以见得当地的医院医生洗胃的技术有多么高超。
据说扬中医院的独门绝技就是治疗河豚中毒。
米莉觉得这像一个冷笑话,就像成都肛肠科医院是国内最好的一样。
但对于河豚中毒的人来说就不太尊重了。
她现在不方便去扬中,在镇江吃应该也差不了多少。
现在吃的河豚基本是养殖的,而养殖的可以说没有多少毒副作用。
毕竟以华国人的规模,野生河豚就算再多,这么些年下来,估计也要灭绝了。
瞎想了一会,她点的菜就上来了。
装河豚的瓷碗很大,比她之前吃的面碗要大一整圈,相比于碗,更像一个小一点的锅。
里面的汤还冒着泡,做熟了的河豚这么一看,比她在网上见到的那些气鼓鼓的河豚小很多,就是普通的鱼的样子。
米莉听到老板不经意露出的自言自语,“……我已经少放盐了,应该没事吧,吃不坏吧?”
镇江的菜比她之前在金陵吃到的都咸,所以少放一点盐倒没什么。
刚才拉拉扯扯的几个服务生躲在门口,一边时刻注意着客人,一边瞅着米莉。
“这猫怎么吃东西啊?”
“她会用筷子吗……不是,谁给她摆上的筷子啊?”
“……那不是有勺子吗?她也可以用勺子。”
“她就算能听懂人说话,也不可能会用勺……”
女生向前看,没有说完的话淹没在嘴边。
她旁边的人不敢置信,“不是吧?”
米莉完全不知道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地吃顿饭,竟然将一群人惊得愣在原地。
这河豚肉比一般的鱼肉要嫩,河豚肚子,也就是有刺的那里咬下去会有些硬硬的,如果嚼久了,刺就扎舌头,只能嚼两口就吞下去。
河豚肚子上的肉只有薄薄的一层,肉质也和其他部位不一样,吃到嘴里嫩滑而有弹性。
碗里的汤汁很浓稠,光闻着就觉得十分鲜美,用河豚汤泡米饭,简直好吃得不行。
浓稠鲜香的汤汁包裹着粒粒饱满的米饭,再吃上一口微甜又Q弹的东坡肉,这几日的疲倦一扫而空。
这就是美食的力量。
红烧肉呈深红色,汤汁同样浓稠。
米莉最喜欢汤泡饭拌饭,把所有的菜都浇在一起,混合着香甜的米饭,一起吃下肚,那种满足是无法形容的。
就好像沙漠渴了三天三夜的行人遇见水源,然后发现自己在那一刻已经走出了沙漠。
她终于理解古人为什么会说出“[1]一朝食得河豚肉,终身不念天下”的话了。
一碗米饭,对她来说属实不够,如果不是在外面,她都想抱着电饭煲里的内胆吃饭了。
吃了整整五碗米饭,米莉这才满足地躺在桌子上打了个嗝。
她在前台结了账,然后迎着傍晚的晚风,漫无目的地在街头散步。
小城市的安逸是大城市所不能比的,路边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带着孩子一起散步的年轻夫妻、三五成群凑在一起玩耍的孩子们。
她还在回味着鱼肉与红烧肉那饱满又弹牙的口感,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人群之中。
米莉才洗头,才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三山一渡中,她唯一没有打卡的“一渡”了。
西津渡是一个很古老的渡口,三国时就已经建造了,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古时候南下渡过长江,都要经过镇江的这个渡口,所以在那时候西津渡特别繁华。
这个渡口距离金山很近,抬起头便能仰望到金山上点缀着点点灯光的金山寺。
西津渡的建筑以砖木为主,整体造型颇具古时候江南的婉约美,又有当地独特的豪放。
对,就是豪放这个词。
镇江给米莉的感觉,大概就是特立独行。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建筑风格既结合了江南的细致淡雅又有徽派的古朴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