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中间的佛像的手是断了的,这是非常遗憾的,距离这座佛像最近的两个弟子的脸上也出现了深深的裂纹,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从潜溪寺出来,直走就能看到第二个参观的景点。
“这里就是我们参观的第二个景点,宾阳三洞,也叫宾阳中洞,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革。”
“由当时的最高政权统治者所实行的改革,必然会在整个时代掀起惊涛骇浪,汉化同时也在当时的佛教中盛行,对当时的石窟造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其实宾阳有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的意思,意味着这座石窟可以迎接到早晨的第一缕阳光,它的开凿年代是从公元500年到公元523年。”
三座洞窟有顺序地排列,洞窟上方还有不少更小的洞窟,只是以米莉的角度看不清小洞窟里到底有没有雕像。
“我们来这里看,”导游给她们挤出一条可以近距离观察石窟的路,“中间这座石窟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后祈福而开凿的。”
“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三座佛像,左手边的是释佛燃灯佛,现在的释佛加摩尼,未来佛弥勒佛。”
“宾阳三洞的造型是蒙古包的造型,石窟顶部雕刻着莲花形状的纹路,这同样是当时的民族特色。”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石窟和早期的云冈石窟已经有了明显得不同,云冈石窟里佛像的造像都是比较丰满,身材宽厚的。”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佛像身材已经有了中原的审美,比较清瘦俊逸。”
“这种变化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汉化后所呈现出来的样子,当时在汉人看来,人瘦就显得好看,所以这一审美也影响到了佛像身上。”
米莉刚从云冈石窟离开没多久,脑子里还残留着当时留下的印象。
眼前的这座佛像和她曾经见到的建陀螺风格的佛像简直大不相同。
从宽阔变得狭长的脸颊,淡淡的眉眼与纤细的肩颈线条,从一开始的“直角尖”变成了“溜肩”,其实也是当时的一个审美,更专业一点叫做“削肩”。
“其实我们龙门石窟原本有很多完整的石像,但几乎都被人为损坏和盗走了。现在咱们能看到的都是当初那些掠夺者带不走,所以才得以留存的宝贵历史文物。”
“我们来看北洞的这座佛像,这就是网上火了挺久的剪刀手佛,也是比耶佛。他的手看起来像是比‘耶’,但其实是因为大拇指风化,才从原本结印的手势变成现在的样子。”
“宾阳南洞则是到隋朝才完成,大家可以看到佛像旁边的地址,造像的头部已经被人凿掉了,非常可惜啊。”
从石窟向外走,外面的游客明显增多了,阳光斜斜地照过来,竟然透着一丝燥热。
下一个景点是万佛洞,这里的墙壁上布满很多壁龛,每个壁龛里面都有雕像。
外面有一尊一米高的立像,雕刻精美,但鼻子往上的部位已经残缺,这个石窟里也有两尊没有头的雕像。
后面莲花洞里的雕像,头部也被盗走了。
导游说起雕像的残缺已经见怪不怪,可还是能从她遗憾的表情中看出,她对于雕像被损害内心的愤怒与惋惜。
米莉看了看石壁上依旧面色安详的佛像,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会冒着损坏文物的危险,也要将它盗走。
“再往后走,就是非常著名的露天窑奉先寺了。”
导游带着她们爬上高高的台阶,等一家人喘口气,才继续介绍。
“这就是依着武则天外形雕刻的卢舍那造像,其实我们石窟里还有许多特别精美的佛像,他们都没有被侵略者盗走,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带走,是因为这些佛像太大,他们带不走。”
米莉缓缓吐出一口气,抬起头盯着相比于她而言过分大的佛像,这尊佛像面容饱满,眼神平视前方,显得有些疲倦。
导游虔诚道:“这就是佛像看破众生的虚无与空洞。”
米莉受教地点点头,但她怎么觉得这尊佛像是在这里坐得有些不耐烦了呢?
而且那个空洞的眼神,像极了她快要下班的时候听到老板说要开会的表情。
一只鸟飞过,阴影打在佛像的脸上,米莉的角度仿佛看到佛像微微一笑。
是她看错了吗?
她揉了揉眼。
佛像依旧坐在那里,一如千年前那样。
“米莉,我们要去对面啦,快来。”
米莉又回头,看了一眼佛像,转过头跟上星星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