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司徒晋会选择蛰伏,等待机会。而抢占先机的陈待,司徒晋也只能选择配合。
第154章 劝谏
只是, 司徒晋很清楚,他现在已然居于下风。
原本他选择的取舍是:舍那些已然烂到了骨子里的世族,得生机勃勃的百姓之心。
将来这个天下需要的, 倚靠的必然是百姓。
然而他成了世族共同攻击的目标,偏他并未得到百姓之心。
纵然年关在即, 陈待和陈德查案查得根本不管年不年的事儿, 查着一个问一个, 拿了实证锁一个,真真是一个都不放过。
若不是大过年的杀人不吉利,怕是捉下那么多世族, 大牢都没地儿放人了,倒是可以考虑把人杀了的过年。
朝廷之上因陈待和陈德捉的人太多, 吵得不可开交,可惜不管他们怎么吵, 怎么闹, 面对铁证如山, 他们有何可反驳的?
到最后,谁都不敢再提,只是不断地追问顺帝打算如何处置人?
这个问题问得,明知故问不错,何尝不是带了几分警告。
顺帝也是个焉坏的,趁着新年将即,该封笔, 愣是不给人一句准话,让满朝的文武百官, 没一个能安生过年。
倒是老陈家这个年过得不错,谁让老陈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 不用再看世族的脸色。
还得说的是,想到京城各世族寝食难安的过日子,他们的心情就更好了。
除夕夜宴,文武百官一脸的菜色,偏陈家的人全都红光满面。
陈瑾有孝在身,算是一个例外,那也不妨碍其他人的心情好。
自然,陈瑾也注意到,司徒贵妃的脸色也好不到哪儿去。
是啊,司徒家纵然有司徒晋出面,顺帝决定要用司徒晋,陈待也是同样的想法,这个时候就不会真真要与司徒家结仇。
但不杀人,也不代表不处置。
至少司徒旭现在还被关在牢里,等闲人,如司徒家的人都不能轻易探望。
张府尹胆敢造假构陷皇子,他这个府尹早已被夺位。
廷尉面对朱家的案子,那可是大案要案,朱央死于牢中,多少他也担了点责任,如今面对各家进进出出的人,顺帝让他们都得听陈待和陈德的,更有顺帝特意派给陈待他们的禁军,廷尉府已然不是曾经的廷尉府。
进出若陈待和陈德的同意,谁都进不去。
司徒晋能在陈待处得脸,那也只是偶尔能让人进去看看,并不代表廷尉府是司徒家的,想进就进。
司徒永和司徒夫人都进过大牢,看到过司徒旭是何模样,难免在司徒夫人面前提了一嘴,无非希望司徒贵妃求求情,请顺帝放了司徒旭。
情,司徒贵妃求过,然而那又如何?
顺帝一句国家大事,动摇国之根本的话,司徒贵妃能说出大齐亡则亡,最重要是他们司徒家的人不死的话?
求情不成,顺帝虽不至于和司徒贵妃生气,司徒贵妃却是郁结于心,就算过年,众人都喜气洋洋,她却不见半点的欢喜。
陈瑾是看在眼里,也悄悄地观察顺帝,亦回想着上辈子这个时候的顺帝是什么样?
大抵是年岁大了,有些事就算顺帝知道不对,错失改正的机会,终是无法。
而陈瑾忘记了痛苦的事,顺帝无意让陈瑾想起,很多事也无法同陈瑾说起,无人分担,便只能自己承受,其中的压力之大,顺帝的脸色能好才怪。
现在不一样了,虽然陈衍让他失望,有陈瑾为他排忧解难,陈待和陈德这两个他忽视的儿子,表现亦是上佳,和陈衍一比,更胜一筹。
身为皇帝,最放不下的就是江山天下,如今陈待能担得起天下,这是最让他欣慰的事。
至于其他,饭须得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不能急!
顺帝心态稳了,心也放宽了许多,神色间自是看得出那份开怀。
除夕这一夜,有人欢喜有人愁,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司徒晋很忙,陈瑾虽然居于公主府,却不代表她无事可做。
夫妻二人各忙各的,一时间都顾不上各自,不知不知觉倒是好些天没有一道说话。
陈瑾在孝中,两人更不曾同房,自宫中回府,司徒晋道:“如今局面,殿下可欢喜?”
“尚可。”事情脱离司徒晋的掌控,司徒晋被打得措手不及,看似陈瑾占尽了上风,然陈瑾从不认为这会是一成不变,或者司徒晋会束手就擒,任她继续占尽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