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喜欢趁热打铁将所有的证据握在手上,也必须得请有威望的人亲自前来见证。
王朝既建,也有专门掌管皇族中人,宗人府宗正便是负责皇族之人。
这一位相当于是陈瑾的叔公,年纪比顺帝大上十三四岁。是为大齐的璐王。
陈瑾让人在里面装鬼,人在外头陪着这位叔公,随着屋里的四皇子妃惊慌失措的交代,她是如何命侍女在长乐的伤口动了手脚的经过,璐王重重的敲下拐杖。
里面依然传出四皇子妃的哭泣声,那是对于鬼魂的恐惧,也是对她以为已经死去的长乐所怀的愧疚。
“你非要把事情查一个水落石出,是有何打算?”璐王上了年纪,见过太多争斗。
骨肉相残,为人母的对孩子下手,置孩子于此地,其中必有内情。璐王也知道不该多问,只问陈瑾抓到了证据,请他这个证人过来听这一番话,目的何在?
“我只是不希望长乐这孩子受尽委屈。”陈瑾其实所要的并不多,她不希望长乐有任何的闪失。
“四皇子府中上上下下都是这般模样,也该让父皇清楚,让天下人清楚。”
“今日,他们能对至亲骨肉动手,将来倘若真的让他们手握大权,他们果真会把我们这些宗氏血脉,臣子百姓的性命放在心上?”
以小见大。陈瑾就不相信四皇子府上闹出这么大的事,京城里的人都会不知道。
世族啊,的确很想看一场好戏。但在看戏的过程中,他们也会思考,究竟这样的人,他们有没有再跟他合作的可能。
“可你知道,这件事牵连的不仅仅是四皇子妃。更有马氏,齐氏,甚至朱氏。”璐王心下一叹,谁不担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将来继位的皇帝不是个好东西,斩尽杀绝,不留余地。
虎毒都不食子。对自己孩子动手的人,比老虎都要毒的人。这样的人,谁能相信他将来上了位能不杀人,不开杀戒?
居安思危,没有一个人会不担心未来,会不怕将来身首异处。
可是未来的事有办法预防,眼前的这些事更应该解决,断然不能等着事情闹大,到时候不稳的将是朝堂。
“是,这些都是一直以来支持四皇子的人。现在四皇子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们比谁都着急,比谁都希望能够解决这个残局。”
陈瑾清楚将要面对的压力,压力也可以是动气。
“然,他们三家都是聪明人,我不担心他们会作茧自缚。但凡他们敢动,我也能联合他们的对手,置他们于死。”陈瑾既然出手,必然已经想好后续到底应该怎么做,断然不会给任何人出手,置她于死地,甚至让陈衍这一个人有翻身的可能。
璐王惊叹地看着陈瑾,当然知道陈瑾有这样准备意味着什么。
“你这是要断老四的根基,就不担心适得其反吗?”璐王控制不住的追问,也是不希望发生太多的变故,只怕到时候会引起朝廷动乱。
“叔公以为现在我们不动,他就不动了吗?”开弓没有回头箭,陈瑾走到这一步,根本没有回头的机会。
“如果我们不动他的根基,这天下必然为他所得。到时候我们都会是什么下场,我不信叔公从不担忧。”事情都到这个地步,每个人都得考虑切身的利益,绝不可能以为将来这天下由谁做主,跟他们毫无关系。
璐王忍不住的拿眼盯着陈瑾,陈瑾坦然正色的任由璐王打量。
她问心无愧,一心也是为了大齐江山,为了将来的天下安稳,何惧之有?
“这么大的事得问过皇上才成。”虽然璐王是顺帝的叔父不假,却做不了顺帝的主儿。
“叔公只要将今日所见所闻禀告父皇即可,我请叔父来这一趟,只为了让叔父亲耳听到四皇子妃供认。”陈瑾直言不讳,“剩下的事,我会在办好之后向父皇禀告。”
璐王出入皇宫,时常看到陈瑾这个乖乖巧巧的孩子跟随在顺帝的身边。顺帝对陈瑾一向宠爱有加,陈瑾也十分礼貌。不管见谁,都高高兴兴的打招呼,难免要让璐王心存好感。
可是璐王怎么也想不到,就这样一个看起来分外乖巧的孩子,一旦出手,那真是搅得整个京城都为之撼动。
陈衍的事闹到现在也没多久吧,现在陈瑾看来又打算再次出手,甚至更透着一股再接再厉的味道。
“叔公放心。我很清楚,只有大齐江山在,我们陈氏一族的人才不至于无家可归,任人宰割。守卫大齐江山,守卫陈氏一族,我虽为女儿身,亦懂得责任二字。”陈瑾看着不发一言的璐王,心里清楚他担心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