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印|心如死灰,欲带着宋砚清随妻子而去,恰在此时遇见被大雪困在半路的大御帝王和皇后。
彼时皇后也刚生产,诞下晏行舟,母子平安。
晏行舟的父皇得知宋培印的遭遇,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下便和皇后商量,打算帮宋培印一把。
御帝和善,皇后仁慈,二人虽担忧自家孩子,也不想见死不救,于是冒着风险取了刚出生的晏行舟心头血给宋砚清。
有了这药引,宋砚清成功挺过了生死之关,晏行舟也没有性命威胁,两个孩子平安无事。
宋培印为报御帝和皇后之恩,主动提出愿意做晏行舟的老师,传授毕生所学。
没人知道,在那个大雪之夜,发誓不入官场,不理国争的宋培印甘心做了大御太子的太傅。
也没人知道,在那一刻,宋培印做下了颠覆大齐江山的决定。
杀妻绝子之仇,他会加倍奉还。
后来,大齐多了一个宋阁老,手段了得,短短几年便稳定了动荡不安的大齐朝局。
可惜天不遂人愿,真正的宋砚清还是没能熬过病痛折磨,于三年前长殇而去。
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宋培印这一生坎坷得让人唏嘘。
宋砚清的离去,宋培印虽伤心,但为了大局密而不发,依旧营造出宋砚清还在世的模样。
晏行舟自生下来便受宋培印教导,因着本身聪慧过人,常常一点就通,宋培印很是喜欢。
虽说是面上是晏行舟的太傅,但宋培印从来都是把晏行舟当自己孩子对待,倾囊相授。
晏行舟也很是敬重宋培印,对晏行舟来说,宋培印是师更是父。
所以,在真正的宋砚清死后,晏行舟便接替宋砚清的位置,纡尊降贵自请做宋培印的儿子,私下尊称宋培印一声亚父。
当年大齐先帝为了让宋培印听话,给他喂了一种慢性毒药,只要宋培印有不臣之心,便会毒发身亡。
这件事宋砚清是知道的。
宋培印身上的这种毒比较棘手,就连杏林圣手江书改也无法解开。
所以刚才听见丫鬟说宋培印出事了,他第一时间以为是毒性发作,便急急忙忙赶来。
好在宋培印没事,并不是毒发。
想到宋培印不会无缘无故用自己出事的理由差人去找他,宋砚清便问:“亚父此番寻我而来,可是发生了什么?”
宋培印点头,递给宋砚清一封密信:“殿下请看。”
宋砚清接过来拆开,快速看了一眼。
密信很短,言简意赅。
说是大乐的韶宁帝姬不日将抵达大御,因着两国之间有婚约关系,他的父皇要他代表大御亲自去迎。
第23章 这婚约也该解了
宋砚清垂眸看着密信, 久久不语,眉头紧拧成川字。
“殿下。”宋培印语重心长:“和韶宁帝姬的婚约,不知殿下如何打算。”
早在十八年前, 大乐的韶宁帝姬还未出世前,便和大御的明昭太子订了婚约, 此事天下皆知。
如今二人皆已到适婚年纪, 韶宁帝姬此番亲访大御, 虽说是打着两国邦交的名义,但明眼人都知道,大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个是帝姬, 一个是太子,无论是身份还是权势,皆门当户对,怎么也该是一桩天定良缘。
奈何缘分未到, 只能作罢。
宋培印无声一叹。
他这位唯一的学生和自己在感情上可以说是很像, 否则也不会执着于辛如练一人。
一国太子自降身份,隐姓埋名扮作寒门书生,在春雨时节自导自演一出被贼人抢劫杀害的戏码,只为和他国女将军制造相遇, 以身相许。
后来战场上心口致命处被捅了一剑差点儿丢了性命, 发了高热,梦中呓语也都是那人, 醒来后自己都顾不上, 挂念对方安危,第一时间托他在朝堂上替他求娶, 只为把人保出来。
这次不惜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差点儿和大齐皇帝在宫中闹翻, 为了让人醒来,更是性命都不稀得要。
情之一字,七分入骨,三分入蛊。
“行舟尚有些事未弄明白。”宋砚清垂下眼帘。
这也是他迟迟未解除婚约的原因。
他和韶宁帝姬虽是指腹为婚,但他对这位帝姬并无男女之情。
男婚女嫁当从己愿,若因一纸婚约和一个陌生人捆束在一起,后半生蹉跎困顿,于己于他人,都只会是牢笼。
他自知身负婚约,实不该接近招惹练儿,可是多年前发生的那件事在他心头至今仍是个谜。
是以为了查明原因,他也未曾主动提出解除两国之间的婚约。
宋砚清借着烛火,将手里密信燃做灰烬:“不过这婚约也该解了。”
虽然现在还未找到线索拨开云雾,但他如今已经做好了和练儿相守一生的决定,也准备要和她坦白一切,婚约一事便不得不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