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刚经历了一场刺杀,人心惶惶,胆小的,巴不得到外边逃命去。那小厮见了银子,自然欢喜,道了声“公子放心”,便悄悄出去了。
顾陵拿了剑寸步不离地守在了长公主养伤的屋子外。
萧彤起初在长公主屋里照看着,后来实在困极,便先到隔壁房间就寝,留下几位丫鬟伺候长公主。
夜渐渐深了,顾陵见那小厮迟迟没有回来,心下愈发不安。
杨铭雪曾写信提醒他,姜府被人监视,只恨他一直没揪出那监视之人。今日黑衣人来的如此及时,可见他们早料到长公主见了他,便会认出他。
若有人要阻止他知道自己的身世,那收留过他的姜府,极有可能也会成为那人的眼中钉。
他难道能为了保护萧盈,置姜嬛于不顾吗?
可他若走了,黑衣人再次行刺,长公主一命鸣呼了可怎么好?
*
姜府,锦画轩内。
姜嬛坐在了窗前的矮榻上,明明是已困得上下眼皮打架,却咬着唇,坚持不到床上去。
顾陵派出去的小厮,没有顺利地到达姜府,也没有把顾陵改日再见她的消息传递给姜嬛。
姜嬛想着顾陵素来是言而有信的,他昨夜说过今夜会来见她,必定会来见她。这么晚没来,定是因为有事情耽搁了。
只要他能来,不过多晚,她都是愿意等他的。
姜嬛没睡,锦葵和茶樱也不敢睡,两个人站在一旁,呵欠连天。
姜嬛见她们打呵欠,困意更浓了,但她还是坚持要等顾陵。
她以手撑额,半眯着眼,有气无力地对茶樱和锦葵道:“你们去睡吧!有事我再叫你们。”
“小姐,夜太深了,顾公子今夜怕是不会来了。”茶樱道。
尽管姜嬛发了话,但主子没睡,她们做下人的哪好意思去睡。
姜嬛听到茶樱这么说,一下子精神了。
“他为什么不来!他会来的,他从来不骗我。”
她曾设想过顾陵或许受伤了,可觉得他本事那么大,谁能打伤他呢!竟没有受伤,好手好脚的,便没有不来看她的道理。
这两夜,他都是让她枕着他的胸口,哄她入睡的。躺在他胸口处,她很踏实很幸福,顾陵也说喜欢这样抱着她。
他这般喜欢她,那一夜狂风大作,暴雨连连,他都能披着蓑戴着笠,从那么远的行宫跑到姜府来看她。今夜风清月朗,花好月圆,他怎能不来!
锦葵和茶樱劝她不住,只能强打起精神,在心里祈祷顾陵快点来。
几刻钟后,门外响起了一个叩门声,屋内几人皆是精神一振。
姜嬛率先反应过来,雀跃似地跑去开了门。
“顾陵。”见来人果是顾陵,姜嬛一下子扑到了他的怀里。
顾陵一想到她等他等了这般久,心里又是感动,又是愧疚,紧紧地抱着她,一边嗅着她发间的香气,一边问:“嬛儿,今天家里可发生了什么事?”
姜嬛不知道他为何有此一问,微微摇了摇头道:“没有。”
顾陵明显地松了一口气,把姜嬛抱进了屋里,放在榻上,和她道:“小嬛儿,我还带了两个人过来。今晚她们得住在这里。”
“什么人?”
“长公主萧盈和郡主萧彤。”顾陵道。
第46章
顾陵人在行宫,心里却放不下姜嬛,便着人把萧彤叫醒了,说他要回姜府看看。
萧彤睡了一觉,神思忽然开明。想起她娘下午和顾陵提起建元十三年,见了顾陵又神情激动,还替顾陵挡箭的事,忽而惊觉顾陵就是太子萧昱。
萧昱失踪的那一年正是建元十三年,若活到现在,差不多就是顾陵这个年纪。
难怪他会哼那首曲子,她当时就应该猜到他就是太子萧昱的。弯弯绕绕了这么久,原来她们要找的人早就出现了,萧彤一边感慨世事无常,命运的安排,一边庆幸她没有强迫顾陵和她做了什么事,否则她只有死路一条。
萧彤没有立即把顾陵的身世告诉他,而是对他道:“你不可以离开我们娘俩,你若真要去姜府,便带着我们一起去。”
顾陵觉得萧彤说的非常荒谬,他一个人方能在行宫来去自由,不被人发现。倘若带着她们二人,不是很快就会暴露行踪,而且姜嬛不喜欢萧彤,萧彤若出现在将府,姜嬛会生气的。
萧彤见事态如此,也不隐瞒,把行宫另有密道的事告诉了顾陵,并且郑重其事地对顾陵道:“我们已经是同一条船上的了,如果我们娘俩死了,你就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找不到自己的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