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从通车以来,很多人挑菜去集市卖也更喜欢花个几毛钱坐大巴车直接去城里,因为城里人多,菜还能多卖个几分几毛钱,如此一来挣回路费绰绰有余了,还能顺带逛逛附近的街市买些东西,一举两得了。
陈荀看着马杰明两个半大小子,懒懒地回复道:“是你们两个小子啊,小明你不是下一站才到家吗,怎么到这就下车了?”
马杰明努努嘴指向一旁的王家瑞:“我同学王家瑞,也是你们村里的,我去他家做作业,再玩一会儿就回家,我都和家里说好了。”
马杰明的同学王家瑞,正是王家冬的亲弟弟,和马杰明同一个班的。
王家冬自从挣钱后就担起了弟弟妹妹的学费,王家瑞也争气,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去年中考更是一举考到城里的重点高中去了,王家冬为此高兴了整整一个暑假,逢人就夸他弟弟。
“噢,那你们两去吧,我在这等人。”陈荀说道。
马杰明点点头:“嗯,阿荀哥那我走了。”
王家瑞也低声说了再见,然后两人就一路撒丫子跑了。
陈荀看他们走远了,叹口气,寻思送货的怎么还不来,他的脚都快要蹲麻了。
正在他翘首期盼的时候,两辆看起来极为陈旧、外漆掉了大半的货车“咔哒咔哒”地驶过来了。
陈荀站起身子,伸长脖子往前看,待走近了看到后车厢上满满的瓷砖,知道正是他要的东西到了。
而在前面的货车离得还有七八米远时候,驾驶座的司机就伸出头来大声问陈荀了:“哥们,这里是上溪村吗?”
陈荀高声回道:“是,没走错,你们送的货就是我要的东西。”
“好嘞。”司机把头缩回去,减了速驶过来。
陈荀在前面给他们带了一小段路,一辆货车停在他的家门口,另一辆货车再驶了一小段距离到了陈跖家门口。
到了地方司机把车停了,从车上下来。
与此同时两边的工人们看到运的材料到了人也已经就位了,等在门口准备卸货。
司机一停车,有人就立马上前把后车厢的门打开,众人先把车厢门口堆放满当当的瓷砖卸下来一部分搬到院子里,车厢上顿时有了空隙,然后又上去了两个人负责把瓷砖搬到车厢门口,车下的人再搬到院子里。
陈荀上前给司机递了烟,又拿出打火机帮司机把烟点燃:“师傅,一路辛苦了。”
“客气。”司机接过烟放嘴边吸了一口,吐出一口烟,站在院门口看向院里,后方一栋七层高的楼房在黄土老房的后面伸出来,他不由有些惊讶:“这房子是自家建来住的吗?”
“是啊。”陈荀回道。
“这么多层啊。”司机羡慕了。
陈荀笑笑:“嗐,房子自家雇人建的,就花个材料费和人工费了,别的也不花什么钱。”
司机不认同:“话是这么说,那也要花不少钱的,光说建房子的材料费,这些年是一年比一年贵了。”
“谁说不是呢,价格确实涨了很多。不过材料费涨了,兄弟你是干这行的,不也水涨船高嘛,也赚了不少钱吧。”
“我就是一个打工的,拿的是死工资,大头都是老板赚了嘛。”司机自嘲道。
他们运货是按天算钱的,说句夸张的,他每个月的工资不用数,光看钱的厚度就晓得数对不对的上号了。
两人站着没聊多久,车上的货全都卸下来了,一个工人走到陈荀边上,跟他说道:老板,货都卸好了。”
陈荀点点头。
司机当即也不聊了,又吸了几口烟把最后一点烟都吸完,语气随意地跟陈荀打了招呼,就和陈跖那边的另一个司机打道回府了。
陈荀走到院里看着地上一大片一大片的瓷白大理石瓷砖,这些都是用来铺设到厨房和卫生间的。
朱立娟喜欢用这种瓷砖铺在这两个地方,因为她觉得这样子看着干净清爽,而且脏了还容易打扫。
陈荀抬起手腕看了眼上面戴着的手表,卸完瓷砖恰好离下班时间也不远了,剩下的这十几分钟也干不了什么活,想了想干脆决定提前一会儿让工人下工了:“行,大家辛苦了,今天就先下班回去吧,明天再干。”
工人们一听,当即欢呼着结伴三三两两地离开了。
到了晚间,朱立娟乘着最后一辆班车到了家。
通车以来朱立娟闲来无事就会乘着大巴车到城里,去店里帮帮忙什么的,到了晚上再乘车回来,一来一回花的时间少,速度还快,很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