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就是:国内高层虽然知道昭顺公主出使了,但从来没过明路!老百姓一直以为公主还在国内!
这也就是为什么刚才太子说,若他是光王,绝对会先拿这位公主开刀。
身份地位也好,权势血统也罢,看似珍贵,但一切都要建立在国富民强的基础上。
一旦国家乱了,亡了,也不过丧家之犬。
“公主!”眼见昭顺公主神色不对,陈金忙喝道,“公主!此乃挑拨离间之语,听不得啊!”
陈芸用力掐了掐掌心,喃喃道:“若我为皇子……”
皇家无亲情,她不知道此行可能为皇兄做嫁衣裳么?
只是她别无选择。
陈金脸色一变,“公主!”
陈芸斜睨他一眼,不发一言。
太子俯视着他们,又说了几句,像什么都没发生过那样,又客客气气派人将陈氏兄妹送回驿馆。
回去的路上,陈金气道:“公主怎能听信外人之言?那是汉人的离间计啊!”
自上车后就闭目养神的陈芸忽然斜睨他一眼,“曾经兄长与我皆为皇孙,今时今日,当真甘心么?”
陈金一怔,心脏骤然狂跳起来。
他想说什么,可陈芸却冷笑几声,复又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交趾使者一走,宋琦等人就从后室转出来,对太子欣慰道:“殿下有度有节,又不失大国威严和一朝太子之风范,陛下知道了必然欢喜。”
太子缓缓吐了口气,这才放松下来,闻言苦笑道:“孤也不求父皇的夸赞,只要不堕了他老人家的威风和朝廷颜面就知足啦。”
傍晚时分,太子一行便率朝臣亲往东北大营外迎驾。
今日大雪,阴天,蒸汽机车比原定时间慢了半个多时辰才到,期间太子频频亲往月台翘望,待天元帝等人真正抵达时,太子头、肩已然落满雪片。
天元帝见了,颇为动容,亲为拂雪。
回去的路上,太子在马车里原原本本将交趾使团的举动说了,昭顺公主兄妹的话也由史官和书记员记录在案,一字不错。
“儿臣初次监国,多有不足,还望父皇指点、鞭策。”太子诚惶诚恐。
第一次监国就遇到这种事,运气实在不算好。
太子不敢抬头,也不知过了多久,肩头突然一沉,竟是天元帝当众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做得很好。”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差点将太子的眼泪催下来。
父皇,父皇说我做得好!
第217章 传承(二)
稍后天元帝回宫,随行众臣皆顺势散去。
秦放鹤先陪董春回了董府,身后的马车上堆满了带回来的海鲜。
天元帝真的让人装了好几大桶,扇贝、虾蟹、海螺、生蚝都有。
诸位阁老哪儿好意思跟年轻人抢吃的啊,况且年岁大了,也着实吃不动,便只在秦放鹤的热情邀请下,略拿了一点家去,与小辈分食。
嗨,难得去趟海边,不带点土特产怎么成。
倒是卢实和高程不跟他客气,等天元帝和众阁老走后,挑爱吃的装了一桶,拉回工研所与同僚们分享。
一行人光回来了,还没用晚膳呢,回宫后,太子先陪着天元帝用了晚膳,又细细说起这两日京中动向,最后请教对交趾的处理。
“虽一时打发了,可儿臣总觉得没完,还请父皇示下。”
天元帝向后斜靠在软垫上,示意太子坐近点,“还不到子时,如今仍是你监国,你自己说。”
没想到,自己出门一趟,倒显出太子出息来。
如今看来,或许真的是自己以前对下头的儿子忽略太过。
好钢也得多锻,既如此,就多叫他练练手。
得到肯定的太子仍有点腼腆,但胆子确实大了些,略一想,便试探着说:“不如还是借力打力,先叫二虎相斗,彼此消磨……”
交趾么,古来便是我朝领土,且这些年也不安分,屡屡派渔船往我沿海抢占,杀又杀不尽,赶又赶不完,虽整体威胁不如曾经的高丽和倭国大,但也实在烦人。
总得想法叫它内耗,无暇他顾。
当然啦,若就此同归于尽,自然更好。
天元帝嗯了声,忽又微微侧起脸,眯着眼问道:“你说那个公主叫什么?”
“哦,昭顺公主,”太子忙道,“大名陈芸,倒是个女中英豪。”
别的不说,但亲自前来的这份勇气便值得一提。
“嗯,陈芸。”天元帝拨弄着手串沉吟片刻,又问太子,“对她,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