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没有。
甚至地方官府为了政绩上好看,还会刻意隐去。
那些最底层的人,来时无人知晓,死后,也不过天地一尘埃。
赵沛一怔,哑口无言。
虽然听起来像子归的狡辩,但他确实从未从这个角度想过。
沉默片刻,他再次开口,声音有些发紧,“可是子归,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我国的,他国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都不容易……”
他曾游历边境,一度迷失,被外族百姓收容,知道无论是哪里的百姓,一生所求也不过一个太平。
什么两国争斗,什么王朝轮转,都与他们无关。
他们只想好好过日子。
“子归,你不贪财,你不好色,我也知你非那等一心一意往上爬的,那么你到底图什么呢?”赵沛茫然。
认识这么久,这一次,他是真的不知道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秦放鹤的声音迅速被北风吹散了。
你错了,我确实一心一意往上爬。
第一次,两人不欢而散。
看着赵沛离去的背影,秦放鹤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可终究没有叫住他。
好冷啊,秦放鹤抬头看了看天,太阳不知道哪里去了,阴霾一片,瞧着像是要下雪的样子。
他紧了紧衣襟,才要转身离开,突然心头微动,朝着不远处廊柱后厉声喝道:“什么人,滚出来!”
“秦侍读好大的火气啊,”一阵悉索,冻得双耳、鼻尖通红的金晖从巨柱后转出来,一脸无辜的朝秦放鹤行了个礼,然后拼命搓手,哈气取暖,“非我有意窃听,只是恰巧途经此地,赵兄又太过急躁,不等确认周围是否有人就急急忙忙说起来,我若中间走出,你们更尴尬……”
第146章 明月(五)
金晖边走边抱怨,眼见秦放鹤的眼神越来越冷,他面上戏谑的笑渐渐淡去。
最终,当他停在秦放鹤跟前时,眼底的笑意已完全消散了。
看着赵沛离去的方向,他嗤笑出声,“天真。”
再转头看秦放鹤时,金晖挑挑眉稍,半是玩笑半认真道:“秦侍读该不会真想灭口吧?”
秦放鹤懒得搭理,抬腿往翰林院走去。
呦,没否认!
好重的杀气。
金晖不紧不慢跟在旁边,抄着袖子懒散散道:“程璧么,废了就废了,我可不是他……”
秦放鹤抽空瞥了他一眼,认真道:“你确实很麻烦。”
这厮为人谨慎,很少在外留把柄,况且又是金汝为最疼爱的儿子,如果真的对他下手,金汝为要疯。
说老实话,秦放鹤不怕心思缜密的对手,因为越缜密,就意味着越有迹可循、有的放矢。他唯独头疼疯子,因为疯子不讲逻辑,他们的行为完全无法以常理揣测。
而且现在翰林院中大多数人都与自己交好,过犹不及,有时太过融洽的氛围和空气,反而是掌权者不喜欢的。
此次天元帝派隋青竹南下,既是制衡二师伯,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警示?
所以于公于私,金晖这个天然对立者都要留着,好好留着。
金晖啧了声,难得正色道:“你那慕白兄不解风情,我就不同了。子归兄,你我虽立场不同,可唯独在这件事上,放眼整个翰林院,你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个如我一般的知己……”
他非但觉得秦放鹤的提议很好,甚至还有些过分仁慈了。
光打败了有什么用呢?正如他方才所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且不说外族,就是大禄朝偏远地区的百姓,不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对付刁民,就该有对付刁民的态度,那样低贱的血脉,就不该延续下去。
若照金晖来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何必在乎什么仁义之名?都是骗傻子的。
历史皆由胜者书写,成王败寇,等打赢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后人所看到的,都是美谈。
“……高丽、倭国,还有什么南洋人,哼,不过一丘之貉,做奴隶都不配,不如斩草除根……”迎着朦胧的日光,金晖轻描淡写道。
他的名字分明光芒璀璨,温暖至极,可说出的话,简直比千年寒潭还要冷彻骨髓。
说话间到了翰林院门口,秦放鹤漠然道:“你我非一路人,倒也不必强求。”
说完,率先进了屋子。
因与朋友有分歧而转投敌人什么的,如此愚蠢的事,他是不会做的。
金晖在后面啧了声,似乎有些遗憾,秦放鹤听到了,但没有回头。
他并不意外金晖这番言论,因为此人就是最典型最激进的封建等级制度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