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亲眼看着秦放鹤掏出菜来,神色各异。
听说是他亲手烹饪之后,众人的惊讶之色便更浓了。
董苍非常小声地哼了声,在后面暗搓搓道:“哗众取宠。”
话音未落,董芸就嗖一下看过来,董苍瞬间闭嘴,觉得身上好似也火烧火燎地疼起来。
这疯婆娘!
董春看看那五道菜,多红棕油亮,且一路裹着棉套子来的,仍冒热气,与董府厨子们做的一色清淡软烂都不相同,倒真有了几分兴致,“自己做的?”
秦放鹤点头,“是。”
“君子远庖厨,怎么爱弄这个?”
“学生以前家里穷,少不得精打细算,又馋,想吃得好些,”秦放鹤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一来二去,便练出来了。”
这话一点儿不差,毕竟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他的起点都够低了,若不精打细算,绝对能营养不良饿死了。
董春嗯了声,竟很给面子地让他帮忙布菜。
放着自家大厨精心烹饪的菜肴不动,却先尝徒孙的,无论从哪种意义上来看,都很能说明董春的态度。
秦放鹤忙上前,将每种都夹了些,又舀了小半碗胡辣汤。
董春挨着吃了,点头,“很好。”
很好,不仅是说菜的味道很好,也隐晦地表示这种行为和倾向很好。
秦放鹤道了谢,转头跟汪扶风对视一眼,成了。
师公许他走这条路啦!
那边庄隐看着这师徒俩的眉眼官司,再扭头瞅瞅自家徒弟,结果发现对方也在看自己,眼底是同样的感慨。
庄隐:“……”
徒弟:“……”
罢了,结巴吃肥肉,肥也别佛肥。
不是一家人,他就不进一家门呐!
第75章 关外
董春鲜有情绪外露的时候,但大约这次秦放鹤做的菜确实合他的脾胃,席间饭都多吃了几口,胡辣汤也添了一回。
汪扶风在一旁恰当地表示了小徒弟做菜的辛苦,“天儿又热,这孩子心眼儿也实诚,往厨房一闷一整日,汗珠子哗啦啦……”
董苍听了,多少有点酸,就在心里嘀咕,你们不拍这个马屁,什么事儿都没有!
就浪的!
稍后散席,秦放鹤手里除了董春例行给小辈们发的用不完的各色衣料、文房用品之外,还额外多了二斤胡椒和若干市面上不常见的花里胡哨的香料。
都用精致匣子装着,单看外表,跟名贵首饰也不差什么了。
秦放鹤:“……”
就,挺贵重,也挺意外的。
一力促成该局面的汪扶风十分得意,扭头看向董苍和庄隐师徒时,下巴都快撅到天上去了。
瞧见了吗?
也就是我,能大大方方从师父他老人家手底下抠东西!
如今都抠到厨房里去了。
董苍:“……”
我姐那顿马鞭,要是抽到这厮身上就好了。
庄隐师徒:“……”
就不该来!
分别之时,小小的董娘还巴巴儿跑过来,冲秦放鹤仰脸儿笑,真心夸赞道:“您做的菜真好吃。”
私下里更衣时,娘还同她说,来日小秦相公的娘子有福了。
外头什么风光都是虚的,两个人关起门来过日子,难的是有人肯弯腰,也能弯得下。
做菜烹鲜,外人看着难登大雅之堂,可各中深意就不说了,若得闲时,丈夫洗手做汤羹,岂非也是独一份儿的情趣?
秦放鹤喜欢聪明可爱的孩子,认真道谢,又见董芸走过来说:“难为你如此用心,我许久没见父亲这般胃口了。”
这话说的确实有几分真心。
董春位高权重,日子久了,下头的人总习惯性想从他身上能得到点儿什么,却不想能给出什么。
秦放鹤此举,说他有心讨好也罢,真心孝敬也罢,可董春胃口大开,吃得香,是实情;董芸身为女儿,跟着欢喜,也是实情。
哪怕单冲这一点,她就念秦放鹤的好。
秦放鹤笑道:“应当的,我已将菜谱给了下头的人,想来他们技艺高超远胜于我……”
董芸摆摆手,“东西好坏,原不在手艺上。”
董春活到现在,又是这样的地位,每每御赐之物都不知接了多少,纵然饭菜好吃也不过口腹之欲,在他心中所占几何?
难得的是心意,是这种细致入微的心思。
八月初二,宜远行。
秦放鹤和齐振业再次告别师友,径直北上。
这会儿去草原,其实早晚已颇有凉意,水草最丰美的时节也已过去,但秋景亦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