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拾遗(577)

韩嘉彦的到来,让岳家人感到受宠若惊,无所适从。而她的到来,也间接促成了岳克胡的衣锦还乡,倒是让这位青年面上颇为增光。

岳家只是一户贫苦普通的农户,家中条件十分一般,他们几乎拿出了家中最好的东西来招待韩嘉彦。堂伯的儿子名叫岳和,儿媳姚氏,夫妻俩虽然出身一般,但身上却有着良好的教养,为人谦和明理。

韩嘉彦与他们闲聊,得知此前夫妻俩一连有过四个儿子,都夭了。当下出生的孩儿是第五个,还未起名,只呼作“五郎”。夫妻俩还有一个女儿,今年三岁。

姚氏怀抱着刚出生几个月的儿子,希望韩嘉彦这个贵人能给孩子起名。

韩嘉彦思索之际,忽闻窗外晴空之上传来鸿鹄鸣叫之声,抬头远眺,见大鹄展翅远飞。于是笑道:

“不若便叫‘飞’罢。”

“岳飞……岳飞!好名字。多谢韩先生赐名。”夫妻俩十分欢喜。

韩嘉彦只在岳家逗留了一天,不愿给这户人家添麻烦,且她心系幽草堂那边积攒的事务,得赶回去处理。

岳克胡出来相送,一气送出去十里地。韩嘉彦笑着阻止他:

“你再送下去,就干脆随我回去好了。”

“阿郎,我……”岳克胡捏紧了拳头,欲言又止。

韩嘉彦知晓他心中所想,此番他回乡,虽然借着韩嘉彦风光了一回,可到底不是他自己的本事。他心中仍然是抱负难以施展,不免有些近乡情怯。

韩嘉彦想了想,干脆交给他一点事情做,免得他成日里胡思乱想:

“我打算在幽草堂再筹备一个讲武堂,传授武艺和兵法。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替我先寻几个有本事的教头来。”

岳克胡闻言双眼一亮,立刻抱拳揖手,拍胸脯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阿郎放心!此事交给属下。”

韩嘉彦挥手与他辞别,笑而离去。

……

崇宁五年春,春雨如烟。汴梁城中熙来攘往,依旧是那副热闹非凡的模样。

“老板,你这块残碑,甚么价钱?”

一家篆刻铺子里,有一年轻公子在一块残缺的碑刻前久久驻足不愿离去,终于开口问道。

“不卖不卖,这块碑被预定了。”掌柜的摇手道。

那年轻公子顿感失望至极,因为这可是一块十分罕见的北魏刻石,其上的隶书十分漂亮,值得买回去好好研究。

“不知哪位官人预定,在下实在喜欢得紧,还望能与那位官人谈一谈。”年轻公子揖手道。

“这……”掌柜的有些为难,不过他突然认出了这位年轻公子,道,“这位公子,可是右相赵公家的公子?”

“啊……正是,在下赵明诚,家父忝居右相。”

“哎呀呀,真是有缘。”掌柜的急忙走出,向赵明诚郑重施礼,“在下一直钦佩赵公敢于与那蔡京斗争。在下家中,因受蔡京的元祐党人碑牵连,已然无法入仕。眼看着今春就是新科,真是愤恨不平。唉……”

如今,元祐时的朝臣被贬斥流放或死去的已剩下不多了,蔡京还不满意,下令列举他们的罪状,以司马光为首,把他们看成奸党,在文德殿门前立石碑,他亲自书写碑文,发布到各地。

元符末,因出现日食,当今天子曾下诏求言,言者以范柔中为首,大多谈及熙宁、绍圣时的政事,说是新政引发了日食,是上天之怒。此事波及到了蔡京利益,他记在心中,就把范柔中等人定为邪等,写上姓名。

此外,诸如文彦博、苏辙、苏轼、黄庭坚、秦观等有三百零九人的名字在这两个名册中,他们的子孙也遭禁锢,不能在京城及附近做官。

这位掌柜的伯父乃是蒋之奇,也是碑上之人,他受牵连不得科举,只能从商。

听掌柜的提起元祐党人碑,赵明诚一时也只有叹息。

“没想到今日竟然能在此遇见公子,只是……这碑……”蒋掌柜很是踌躇。

“那……掌柜的可有拓碑的工具,在下就在此处将碑文拓下可否?”赵明诚问。

“要不这样吧,赵公子且稍待,这块碑本是我家东家的,东家一会儿就来取,你可以与我东家见一面。东家是大好人,若是知道公子身份,定会让给公子的。”蒋掌柜道。

赵明诚眼睛一亮,顿时答应下来。随即他好奇问道:

“掌柜的怎会识得我?”

蒋掌柜笑而回答道:“赵公子乃是太学名人,在下时常出入太学,偶遇过几次公子,也曾远远观望过公子与其余学生讨论诗词。”

赵明诚今日不曾穿太学的服饰,因着今日休沐,他是出来闲逛的,故而蒋掌柜可能因此没能一眼认出他来。

书自清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