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萧洛清并没有反对,对她来说,都是熟人,没什么需要避讳的。
“好,那我们就一块进去吧。”颜少疏得到了萧洛清的首肯自然高兴,张罗着几个人就进了凤江楼,又是大手一挥,要了一个雅间。
这一次,小厮带着他们来到了一个可以在包厢内看清一楼的雅间,几个人落座,颜少疏反正是不客气的跟小厮点了菜,随即才坐了下来,
不过一会儿,小厮就带着人将酒菜上好了,上好菜,小厮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将凤江楼今日的活动告知给了几个人。
“客官,现在临近年关,凤江楼这几日会在一楼举办诗文大会,每日的头筹可都是有彩头的,诸位客官要是感兴趣,在这里也可以观看,若要题诗,提完后吩咐小厮送下去即可。”小厮提醒道。
“哦?诗文大会?”颜少疏觉得有点意思。
“少疏对这个可是有兴趣?”叶川看向颜少疏,眼里满是好奇。
“我只是觉得有点意思,可以先看看。”颜少疏笑道,出都出来了,有热闹可以看,为什么不看看呢?
“我觉颜将军说的不错,反正我们在这里喝酒,有诗文助兴,也不失为一种雅致。”温落笑着开口了。
“你们光是坐在这里看有什么意思,不如一人题诗一首,万一运气好,得了头彩,也算是给来年开了个好头。”萧洛清坐在一旁建议道。
“殿下,您这可就为难我了,我一介武夫,可不会提什么诗啊。”叶川连忙摇了摇头,面上是为难之色。
“小阿清说得对,这样吧,我先来一首助助兴。”温落笑道,向小厮要了纸笔,提笔落墨,不一会儿,温落写完,交给了小厮,随即几个人便将目光望向了一楼。
一楼的大厅的中间架了一个台子,看上去是临时架起来的,周围围满了人。
“今日诗文大会已经开始了,一炷香的时间,无题,尽兴而作,诸位可在此题诗,夺得头筹的可得获得凤江楼今日的彩头。”一个中年男子在台上说道。
“今日彩头是什么啊?”有人在台下问了。
“是啊,今日彩头是什么啊,说出来让大家好作诗啊。”
“今日彩头相信大家一定会非常满意,但在此之前先容在下卖个关子,届时自会知晓。”中年男子神神秘秘的,并没有打算把今日的彩头说出来。
“我先来。”一个男子自告奋勇道,然后走上台,作诗一首,这一首不说好,中规中矩,但也算得上是中上的水准了,这下可是让台下的人止步了一大半。
“二楼雅座有人题诗一首。”小厮拿着刚刚温落的诗走了上来,递给了中年男子,中年男子打开纸张,将诗念了出来:
山林自与尘寰隔,世路从教只强名。
一点灵明元不动,万方圆峤月长明。
“这个可比刚刚那首好啊。”
“是啊,这个不错。”
台下的人纷纷称赞,看来这首诗目前而言还没有人敢去挑战,难道今日就两首诗吗?
“不愧是温先生,这一出手,无人敢应啊。”叶川赞叹道,反正他这辈子是写不出这么好的诗。
温落笑道:“不过是用来助兴的,登不得大雅之堂。”
台上的中年男子继续问道:“可还有人要上来题诗的?”
“二楼三号包厢题诗一首。”小厮又送来了一首诗,递给了中年男子,男子依旧打开念出来了:
一身轻寄楚江头,万里归心逐水流。
莫怪临行频洒泪,春来更有别离愁。
台下有人觉得这首也不错,跟刚才那首不相上下。
“温先生,此人的文采看来不输你啊。”颜少疏打趣道。
“看来今日凤江楼人才济济啊,这头筹我是不指望了,我比较好奇写这首诗的人是谁?”温落似是有意又无意的想要打听一下这个人的身份。
叶川提醒道:“二楼三号包厢,就在隔壁。”
温落撇了一眼叶川:“你记得倒是挺清楚的啊。”
“温落先别急,少疏不是还没作吗?”萧洛清饮下一杯酒,似笑非笑的看向了颜少疏的方向。
“少疏还会作诗?”叶川可是头一次听说,平时颜少疏只会领兵作战,谁见她作过诗。
颜少疏只觉得萧洛清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古怪,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古怪,她在西北就跟温先生对过诗,所以叶川自然不知道。
而这作诗的本事还是少时在皇宫陪萧洛清读书的时候学的,说不上有什么大文采,简单会一点。
“我肯定是比不上温先生,但既然阿清都开口了,那我就献丑了。”颜少疏自知推脱不过,于是提笔写下一首,交给了小厮。
小厮又跑到一楼递给了中年男子:“二楼雅座再作诗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