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准备的书多一些,估计就能让李筠好好度过这个寒假了。
张清航乍一听还觉得挺有道理的,毕竟现在距离过年也就二十多天,临近年关很多项目都在赶进度,他自己这边也有挺多事要忙活的。
而且姜文泽那里的书肯定都是李筠想要看却找不到的,可以当做这个寒假的调味剂。
一番思索之后,他也同意了姜文泽的提议。
“也行,今天晚上跑你家一趟。”
“那好,有事再打电话。”
电话挂断的一瞬间,姜文泽就走出自己的办公室,随便抓住一个过路人询问。
“我们实验室订阅的《物理学报》在哪里?”
被他抓住的人第一时间还有点懵,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指着过道尽头墙上的报刊栏说:
“姜…姜教授,我们订阅的期刊报纸都在对面那里。”
“谢谢。”
话音刚落,人就转身往报刊栏的位置走去。
只留下被临时抓住的人在原地有些懵地回道:“不客气。”
同时也对今天报刊里有什么新鲜的内容感到好奇,这还是她第一次看到姜教授如此着急的模样,想着等她今天空闲下来的时候,肯定要去看看上面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研究。
姜文泽来到报刊栏,推动玻璃窗,从里面取出最新一期的《物理学报》,拿着它快速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之后也和之前的赵志民一样,找到一个自认为安全的地方细细看起来。
看到精彩处甚至忍不住拍大腿叫好,他也明白了好友让自己仔细看看的原因。
现在在他看来,这篇文章不只是他要看,他们实验室特别是负责操作这一环节的研究员更是要仔细看,熟悉里面的内容,融会贯通,最好能够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往后试验的成功率也会大大提高。
对于李筠这个人也就越发的好奇,恨不得打电话过去收回自己刚刚的话。
但他也知道,张清航这个根本藏不住话的人,此时说不定都在和李筠说寒假安排了。
如果被张清航教授知道,只会说还是姜文泽这个人了解自己,他看已经把事情确定下来之后,立即招呼来李筠。
张清航教授看着李筠,还是觉得遗憾,不死心地继续挽留。
“你就真的不想要改一下自己的研究方向吗?其实老师这边也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和他们光学那边比起来也是丝毫不逊色的。”
“抱歉老师,喜欢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李筠对于这位有知遇之恩的教授,还是感觉到非常抱歉,再次鞠躬致歉。
张清航见状赶紧喊道:“起来,不用如此客气。既然你的心意不会改变,那么这个寒假你就把自己在光学方面的内容恶补一下,老师特意找人给你找来不少资料,足够你整个寒假忙活。
等到开年,再给你联系一个更好的老师带你,希望你不要辜负老师的期待,即使不在老师手底下,也不可以懈怠。”
“多谢老师,李筠绝对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面对如此真诚的前辈,李筠真的是一腔感激之情都不知道如何表达,只有用鞠躬的动作表达自己的谢意。
张清航看着李筠那因此憋红的脸,也是笑着摇摇头,摆摆手说:
“你先出去吧,明天老师再把东西给你带过来。”
“谢谢老师。”
“好了好了,老师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见状,李筠只得弯着腰快速离开。
张清航则是在里面感叹缘分不够,工作一结束就跑到姜文泽的实验室,跟着他一起回家。
那架势可把姜文泽看得头皮发麻,但还是在张清航的强烈要求下,把自己家里早些年看过还剩下的书通通找出来,装了好几个大纸箱,挪动几次才弄到张家。
徐曼看到丈夫又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堆东西,熟视无睹,只是交代他自己放好,最好别影响其他人行动的空间。
因为书太多,张清航一时半会儿也弄不走那么多,翌日送给李筠的时候,只带了十几本。
“这些都是老师按照由浅至深的标准挑选的,你先看这些,老师家里还有不少,等你到时候自己去拿。我记得你今年不回家,准备留在学校过年,那正好可以去老师家热闹一下,老师家里也是冷清的很。”
看着张老师脸上露出熟悉的你不能拒绝的微笑,李筠不好意思点点头。
“那就打扰老师一家了。”
“这才对,你拿着。”
说着,就把自己面前的一堆书推到李筠面前。
而李筠也从自己带来的布包里掏出那本教材封面的自译经典书籍——《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
她把书放到张教授面前,解释说:“这是我来首都后,无意中在废品站发现的,发现的时候就是用这张普通教材封面遮掩,里面的内容却是有关于半导体相关知识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