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大笑,看韩武把张肥追得绕着人躲,虽说一半是为了让众人放心而装的,但也终于觉得那些阴霾开始有些消散了。
第118章 百家(一)
会稽郡也有煤铁矿, 只是储量不大。以现在整个华夏有效统治范围内的人口数量,从未来而来的人们都懒得去开——有那劳动力不如投入到那几个富矿矿区,何苦在这边折腾, 嫌人口富裕给他们找工作岗位吗?拜托, 现在是公元前, 不缺矿, 缺人。真有这样的富裕人口,都可以考虑拉澳大利亚挖矿去了。
但本地人不这么想,尤其对于吴越之地的人来讲, 始皇统一时间未久,地域观念依然深入人心。辽东有矿、关中有矿、乃至临淄有矿, 关我们楚地——吴越之地的人什么事, 我们当然也要有自己的铁官才行啊。
所以尽管项氏撤离之后新来的郡守陈虎也没能申请到新的高炉建设,但还是把旧日的铁官继续经营了下去。毕竟也是向辽西学习后新建的高炉,生产力还是可以的。
铁官建立在诸暨附近,而机械厂也就设立在此处。
时值正午,门卫看了眼墙角的座钟, 还差三分钟就到点了, 于是拿起抹布又仔细将座钟擦了一遍, 走到外间。
他做这活也熟了,双手推动钟杵的时候, 屋里的座钟正好报点, 与他敲钟的声音合在一处, 成了他今日小小的快乐:今天可比昨天合拍。
随着钟声响起, 厂房里哗啦一下涌出穿着一大群统一工装的工人。
张乐也从车间出来, 拿着自己的饭盆随着人群向食堂走去。
工人大体是安静的,只到了食堂门口有些躁动, 张乐不用看就知道是为什么,果然走近了便见门口的黑板上写了字,今日菜单里有红烧肉。
机械厂的食堂里油水还是挺足的,不过鸡鸭鱼较多,羊肉很少,只是偶见。猪肉一月中有一两次,好在如今的猪改了饲养之法,味甚美,又比鸡鸭鱼有油水,吃了大肥肉有一种别样的满足感。
做法也不同过去,味极美。
今日的红烧肉比有时候的糖醋排骨更受欢迎,因为带皮带肥,吃到嘴里非常煞馋。
就是张乐也口生津液,只是毕竟稳重,脚下仍是慢慢悠悠,进去排队。
他排在队伍里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高出半个头。轮到他时,打饭的妇人先是挖了满满一勺,被他看了一眼,讨好的笑笑,手上微抖,又抖了几块肉下去,舀进他饭盆里的就和别人差不多了。
张乐这才点了点头,接过自己的饭菜去找座位。
虽然他走得慢,但食堂的设计本来就考虑了同时用饭的人数,空位总还是有的。张乐没走几步,就有人起身招呼:“工师这里坐。”
他便过去坐下,那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已经抬腿跨出长凳:“工师坐,我去盛汤。”
汤是免费的,往往不是青菜白菜,就是土豆萝卜片之属。不过里面总会有蛋花或者豆腐,汤面上浮着一层油。菜也是近些年才从淮阴流出的,比旧日里的荠菜更适口。
要是在过去,光这个汤就可以当作菜,还得是年节时的菜,用来下饭了。
张乐不是农家,不过也结识几个农家的夫子,听他们说如今的青菜、油菜、大头菜,其实都是南越王的师长所赐,是从荠菜培育出来的不同品种。他为此有些惊异,想不到一种菜还能养出这么多不同的模样。
就跟人一样,先天所生,后天所长,渐渐生出不同来。
张乐知道机械厂的工人都是什么来历,除了少数后招的农夫和县中平民,多数其实是原本官府的隶臣妾,经官府教导后选出一批人进厂。
他们的人生已经全然不同,但前半生的经历已经塑造了他们,这一两年里还不是那么容易变过来的。所以厂里通常挺安静的,这些隶臣妾出身的人不太习惯大声说笑,更习惯低头默默做事。
不过总是会变的。尤其是里面还有些平民,以及并非年幼时就沦为隶臣妾的人。张乐从关中到会稽,进厂这年把时间,可谓是亲眼看着气氛在一点一点变化,原本吃饭时跟饿死鬼一样的人渐渐有了人样;原本一声不吭的人,现在也会跟左右小声说笑;原本厂里发一点零花钱都立刻用尽的人,也学会了攒钱考虑未来。
他甚至听见背后那桌人,那个比他刚来时胖了许多的三十多岁的铣工,在跟另一个他不太熟的工人讲,想跟厂里把帐上的工资提出来,他和一个寡妇说好了,要成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