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开屏息在一边丝毫不敢打扰,看着他们将东西运到下个车间(对于这个词他也不明白,门口写了牌子,可是这与车何干)。
榨取糖浆的工具就是把榨油的工具改了改,是个力气活。因为蒸汽机还不能铺货,各地的糖坊肯定不能都用上,最多利用水力,所以这座用于培训的糖坊也就没用蒸汽机。
幸好不必等所有的都处理完才进行下一步,榨出一缸之后,姜专家就带着薛开去了下个车间,看他们提纯。
这步就让姜专家有点没精打彩了。薛开不知道,这是因为技术所限,就和盐一样,提纯做不到尽善尽美。原本糖浆应该是无色清亮的液体,这里提纯出来却是浑浊的。
“总比没有好。”姜专家自我安慰着,“以后我迟早给解决了。”
薛开依旧是听不懂,他现在知道了此糖非彼糖,对这浑浊的液体十分好奇。姜专家取了碗和勺,舀出一勺糖浆的时候,薛开就想接过来,姜专家吓一跳:“这是浓缩的!”
赶紧给他加了热水调和,这才让他尝。
“这就是糖浆,不能析出结晶,还是得做白砂糖才行。不过眼下有这个也可以了。你尝尝,入股已经不行了,但可以给你一个地区的销售权。要是你有特别的商路,以后做的糖果也可以给你分销。”
薛开吃过霜糖也吃过蜂蜜,倒是不至于像平民那样被甜味震撼得思维不能。相反,他脑子转得飞快。
“糖听说不难做,只是精制霜糖价贵,但也何曾能如此大缸,一次二十缸的做,七天就做一轮……便是能做,又哪里来那么多甘蔗与甜菜,又能卖多少人?红薯亩产数千斤,土豆不曾见过,听闻也是过千斤的贱物,这才经得起抛费。蜂蜜又不易得,石蜜更是从南越来,哪有这样一次二十缸,七天就做一轮的道理……这生意能做!”
他一口气已经喝下去一碗,姜专家这才道:“中原战乱,现在要卖不太容易,我们做糖浆,除了自家吃用,还打算出海卖。”
饶是薛开见多识广,这也不免懵了一下:“出海卖?”
姜专家理所当然地点头:“出海,海上那些土人也有我们要的东西能换,等造船技术成熟,水手也成长起来,可以卖到孔雀王朝。这些学徒会分散到各地,再开几家糖坊。”再远还有罗马,不过现在的条件远航太难,而且全世界范围内大家都穷,其实根本没到工业革命的时机,消费市场太小了,还是努力挖内需比较可行。
他们主要不是为了做生意,是想用糖浆来诱惑南亚的土著种橡胶树等经济作物。
实际上跟老金哥俩去了匈奴一样,也有人领到了去那里的任务,已经成功开启了“称霸土著”任务线。
那边的鬼天气,那几位老兄根本没把双季稻拿出来,只用良种,种一季,就收服了不少土人。真要让土人去种两季或是三季,那可能只有反效果:随便种种就不会饿死,酋长却要我们在热死人的天拼命种田,那不反还有理吗?
部落战争抓来的战俘被保全了,让他们种下了橡胶树,规模不大,但一年一年的总算是把局面打开了。只要船能开过去,有了齐国的物资支持,这棋就算活了。
说起来,光是这糖坊就给了他们偌大的好处,第一缸糖浆出来的时候,姜专家就收到了任务奖励,这回是生物方面的,与他专业不对口,但研究基因的那帮人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了。
他正思忖着怎么跟这位大商贾说明白,就听薛开果断地道:“造船的钱,我出。”
姜专家要说的话都忘了,眨了眨眼,笑了:“好。”
当然不能全叫他出,具体的事自然有人同他手下去谈,这时只要设宴庆祝就好。
曾景见薛开这么识趣上道,有心把他捧一捧,跟刀间和管亢一样,给齐国的商人做个样子,干脆让人带他再去看个热闹。
薛开这趟燕地来得不冤,什么事都赶上了头趟,这一去唐山,就赶上了高炉试运行。
发红的铁水流出来,薛开恍惚间又重温了初见盐田时的震撼。辛辛苦苦煮出来的盐,变成了地里长出来的东西;铁水也像是有个源头一样,仿佛没有停歇似的从高炉里流淌出来。
他还没有看到转炉炼钢,便是看到了也不懂这是什么,毕竟这是一个连铁制工具都没有普及的年代。吃着糖还能想着生意经的薛开,在高炉下腿肚抽筋,不自觉地跪倒,伏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