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淑郡主从宁州的别业回京过中秋,马车停在禁中南门前时,车上已经多了两盒江记新出的中秋糕饼。
娴娘子爱吃甜,让人把宫里各处送来的中秋果子都拿些来,请和淑郡主一同品尝。取了面前的茶盏呷一口,长指甲拈起一颗兔儿月饼,微笑道:“尝了这么多,还是不及你带来这个好吃。”
说罢小口咬下去,担心着柔滑的馅儿芯不要淌在衣服上,微微扬起下巴,任其顺至口中。
奶香绵滑,掺了咸鸭卵,咸甜交织,吃不出哪种更胜一筹,只觉得少了任何一味,都不会似这般出众绝美。细齿再轻轻刮下一小口沙沙的奶黄,抿在口中,灿若星辰的眉眼便弯起来,露出享受的神色。
娴娘子是官家宠妃,当朝陆相的堂妹,也是郡主好友。和淑郡主看她喜欢,心道江记的糕饼是买对了,七夕那次就听说她爱吃。
道:“早知你爱吃,我就多带些。”抬手着人把剩下一盒也拿进来。
娴娘子看见盒上的封条,眨眨眼:“江记?可是这阵子售卤鸭货的那家?原来他家还做糕饼么。”
和淑郡主略怔诧:“你认得?”
“认得呀,”娴娘子点点头,“近日京城里都爱吃,不瞒你说,我尝过一次,确实不错。那竹筒装的叫豆腐脑的玩意,是不是也是这江记的?”
“这我就不知了。”和淑郡主拿起一块小天灯,“什么竹筒豆腐?”
娴娘子摇摇头:“我也是听内侍提过两句罢了。”
想了想又拈起一只兔儿,道:“卤鸭货太辣了些,还是不如这乳黄流心馅儿的糕饼。这般好味道,当真应该让今上也尝尝才是。”
-这朝的中秋是通宵的节庆,最后一桌客人送走,已接近子时。
林柳中途来过一次,买了几个礼盒,“顺便”带给江满梨一小只竹纸扎的兔子灯,说是路上小儿售的,只要十文,便买下了。
兔子灯搁在柜台上,盈盈如皎月,旁的灯都熄了,打出一个兔子形状的灯影。藤丫、阿霍在厨下刷碗收洗,江满梨便笼身在那灯影中,低头算账。
“咳咳。”两声轻咳,江满梨抬起头来。
“请问铺主小娘子,中秋的糕饼礼盒,可还有?”是个衣着华贵,戴了幞头的胖郎君,说话拖着调子。
江满梨扭头往厨下的架子上看一眼,笑应:“还有,郎君要普通礼盒,还是自选口味?”
“兔儿口味还剩多少?”
感情是吃过又来的回头客啊。江满梨笑着去数了,回来答他:“剩十个。”
“都要了罢。”郎君颔首,“装作两个礼盒,缺了的,小娘子看着补上其他口味便可。”
“好说好说。”江满梨笑盈盈装了来。见那郎君递过一片金叶子,怔了一瞬,旋即笑着道,“这……小铺恐怕找不开。”
那郎君点点下巴:“小娘子收着就是,不用找。”
第43章 细节的重要性(一更)
两小片金叶子放在一块,连细微之处的脉络也相差无几。
“这金叶子,是禁中之物?”江满梨问得很轻。
“禁中的娘子们最爱用此物来打赏下人。但朝中的高官内侍,也非全然不用。”林柳答得也很轻。
两颗脑袋自柜台内外一前一后抬起来,装作无事人似的,各自收好一片金叶子,该回厨下的回厨下,该吃朝食的吃朝食。
上旬朝食售酱香饼,这旬改换成烧饼夹里脊。
烧饼烙得酥圆,半寸来厚,自中间用小刀切开来,撑一撑,长筷箸张大口,夹起厚厚一沓旋炸的、调了胡椒盐的嫩里脊便塞进去。
本就两面金黄的烧饼顿时连白馕也沁了油。怕油腻的就再塞片嫩绿生菜叶子挤进去,贪多的还可以再加个煎得边缘焦黄焦黄的鸡子。
甜面酱调得略微稀,拿刷子沾着在肉片上怼一怼,喜辣的喊声“劳烦小娘子多加辣”,便再换一把小刷沾满辣油,自肉片中间淋一圈。
林柳大手捏住鼓鼓囊囊的油纸包,张口连饼带肉菜咬下去几近半个,吃得悠然又很香。
贺骥坐在对面看他。
一觉着这种吃相,也就林柳这张脸能撑得住,换个人来,恐怕要被质疑八辈子没吃过饭。二觉着刚才他与江满梨鬼鬼祟祟的,亲昵程度不似往常。
手里的烧饼里脊顿时不香了,一脸八卦道:“林子韧?”
林柳拿眼角瞥他,含糊:“作甚。”
“你与江小娘子……”贺骥道,“你老实说,自七夕以来,我错过了多少好戏。”
“没有啊。”林柳清了清嗓子,目光不自觉往柜台上投去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