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她只是个亲王福晋,才会那么轻易被四爷捆住手脚,无人在意,可如今她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了,正如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自然也是需要有一个六宫之主,她不相信皇上会拼着不要自己的名声,也不让她这个皇后出去见人。
然而当她强撑着整理好妆容,想要出门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再一次被人拦在了门口。
来人是个面容陌生的小太监,他是跪着回话的,声音却稳稳当当:“主子娘娘凤体有恙,还请快些回去歇着吧,若有什么事情,只管吩咐奴才。”
第二十五章
时舒这边一接到皇后要出门给太后请安的消息, 立刻便派人去养心殿告知四爷。
皇后再怎么被防着关着,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后。以前两个人虽然不和,皇后也没有动辄把她叫过去立规矩, 纵使为难, 也并不过分,她没必要故意为难。
然而她这边不落井下石, 不代表别的地方就没有。
以前在府里时,四爷和福晋都是主子, 福晋还是先帝亲赐的, 四爷就算再怎么不满, 也只是让福晋称病, 大日子还是要出来的。府里的奴才虽然再不敢攀上去巴结, 但更不敢怠慢了。
现在情况大为不同,四爷新登基, 前朝的事情已经忙得够厉害了, 等闲根本没空想后宫娘娘们之间的这些事情。
作为四爷身边最信重的太监,苏培盛眼瞧着四爷还在里头和大臣们商议国事, 就径自对来禀告的太监摆摆手:“知道了, 你回去告诉苏主子, 万岁忙于国事, 眼下怕是抽不出空儿来,等万岁空了, 我才敢把这事儿往上报。”
至于皇后那来的太监, 苏培盛更是见都没见,只叫自己的徒弟出去回了话。
以前四爷还要顾忌着福晋是皇上赐婚, 现如今可再没人敢管这事儿了,更不论深宫后院的, 不比从前在王府自由出入,外头更不可能知道皇后娘娘那的情景。
苏培盛抬眼望望天,他是万岁身边的人,自然知道万岁最厌恶的就是背主不忠。
不过他只是想着日后和这位苏主子打交道的时候更多,他这边总得先表个态。
时舒先是听了她这边太监的回话,苏培盛的话翻译一下就很简单,四爷这会没空,更没有交代留意皇后那边的事情,言下之意您自个儿做主便是。
然后又听到这太监被请进去时看到的,皇后那边派来的人连门都没进,就被打发走了。
时舒听了只能想到树倒猢狲散几个字,苏培盛以前对着福晋那边可不是这种态度。
看着皇后的人还在外头等着复命,时舒叫人告诉他不必拦着,然后自己也命人收拾一番,带着人往永和宫去了。
她住永寿宫,后面翊坤宫住着皇后,一出门便碰了个正着。
皇后脸色有片刻扭曲。
早在有人拦着她出门时,她就想到了,皇上还是想跟过去那样关着她。
可她没想到,或许是想到了但不愿承认,皇上根本没把她的事情放在心上,反而将一切交给了苏氏。
从前在府里,苏氏但凡出门都要得她的允准,可如今她做了皇后,苏氏不过是妃妾,她出门竟然要得了苏氏允准才行。
但她还是按捺住没有发作,她今日出门,是想去求一求太后,不想弄出太多的乱子,让事情更加无法收场。
一路到了永和宫门口,她进去以后就傻眼了。
永和宫里大大小小的坐了不少先帝的嫔妃,贵人以下的见了她纷纷起身行礼,皇后虽然一时愣住,但也还记得礼数,忙侧身避过,又开始对着有位份的先帝嫔妃行礼。
等到各自问候完了,娘娘还关切还地问了一句:“你身子未好,何必这么着急来请安,以后养好了身体,请安的日子还长着呢。”
之后她坐在位子上,想好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她知道,她要是今天敢在这儿露出一星半点对皇上让她闭门养病的不满意,明天皇上就能让她重病,后天也许就真的病逝了。
但她不能死,她还要看着弘晖日后娶妻生子,先帝爷早早封了太子又如何,到最后坐上这个位置的,却是旁人了。
等送走了皇后,永和宫的先帝嫔妃们也识趣地退下了,时舒落皇后半步,走到半途又被叫了回去,给了她一尊玉雕的送子娘娘佛像,是给在外头的钮祜禄氏的。
她早生了弘暄的嫡子,之后是一个完颜格格生了二阿哥,一个伊尔根觉罗氏生了大格格,眼下钮祜禄氏腹中的是弘暄的第四个孩子。德妃也是担心弘暄走了四爷的后路,子嗣不旺,不是件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