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春深(139)

作者:Ms.周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原来,这不是玩笑话。象牙的顶部就刻着六个字母“H、E、R、M、I、A”

我们当时就在展馆的三楼,我住的房间里。他的声音就像招魂幡,我的心里害怕极了。我怕他说下去,Hermia出来,William也会出来。至于秦少庄,我不知道阿始会不会让他出来?

“你说,我听。”我声音已不自觉发颤。

承如他所说,那是另一个故事。就像小女生们听的童话故事,再激荡起伏再甜蜜浪漫那也是别人的故事,就像Hermia和William的故事永远不会沿着仲夏夜之梦继续,就像周季夏和秦少庄哪怕相互伤害也要纠缠到死。

阿始说,你和我的故事,从不与他们相关。

哪能呢?这番话,秦少庄也曾哄过周季夏。所幸的是我与阿始在今天,没有隔着烽火连天,也没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我与他能任性些而已。

婚礼的那天是季夏的最后一天。对于季夏的最后一天,我家是没有那么多规矩的。但有一点,那天家里一定会放周璇的月圆花好。

我跟爷爷说,这个男人我是一定要嫁的。好说歹说最后老人家终于点头。婚礼场地是在平镇度假别墅的花园,证婚人是那位因我和阿始的信件而奔波的邮差老伯。

老伯的证婚词说的十分有趣,“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然后老人家把这张红底黑字的金蝶证婚词交给我俩,上面写着新郎新娘的名字,证婚人签的是老伯的名字。

而背景音乐里唱着:

红裳翠盖 并蒂莲开

双双对对 恩恩爱爱

这园风儿 向着好花吹

柔情蜜意 满人间

第81章 夏·当时只道是寻常(1)

印度洋的洋流把雨水带到南洋,一到夏季就是湿漉漉的。周伯邑的家安在太平洋的一座岛上。岛上的居民有土著,有白人但更多的是华人。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据点之一,航运贸易发达,大家从事的也多是贸易行业。

航海的人必须要识得辨别方向和天气,这是岛上土著的俗语。十五世纪,一位中国人顺着洋流从东方航行至好望角。一个世纪后,另一位葡萄牙人依仗这罗盘顺着洋流,从欧洲出发完成他的环球航行。顺势而为,何其重要。

1918年夏,周伯邑于南洋收到了南方人士寄出的信件。除开日常问候的话语剩下的就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鼓动海外华人为南方政府筹集资金。所谓政治,真的是不能讲廉耻和道义的。周伯邑因为在南北较量中没有明确表态而被双方都抛弃并且还被他们要求遣回南洋,如今南方政府因为缺钱而又打起周伯邑的主意,是为无耻也。

入夜后又下了一场雨,热带小岛的夜凉嗖嗖的。相对于平镇的辉煌建筑,周家在南洋的家显得低调许多。一栋南洋风格的三层建筑,带着一个小花园。三个仆人——一个管家,一个司机和一个照顾起居女人——周洋的姐姐。

“父亲是怎么打算?”

“你怎么看?”周伯邑不答反问。这一年来,周伯邑让她一边准备入学考试,一边帮他处理生意上的事。当然,他的生意包括政治。

季夏接过信件,主要是说北方积聚了旧势力,军阀,皇权,专制长时间统治着北方。而南方为民主革命的坚定战线,应当聚拢民主人士,成立新的民主政府。然则资金有限,極盼海外热心人士筹集资金。

早前周云卿也从国内寄来信件,也提到了南方的政局。“南方政府可以说是筚路蓝缕。为了达到召开国会人数,南方的领袖苏先生邀请北方的议员们南下,从上海开始安排船舶和宾馆ʝʂɠ抵达广州组会,一路铺张安排……”

“自古以来大部分的政权建立在北方,中原地区。从先秦的禅让分封到后来的封建专制,北方的土壤里确实是有旧势力。可这并不代表南方有多干净。”季夏循循分析。

“南方在地理上远离朝廷,民风因而比北方开放一些。可百姓都是被统治多年,难说谁比谁民主。如今南方讨论的是建立一个政权而非定都,五十步笑百步的理由,不足以让我们投资冒险。”

“你这是从生意的角度来考虑的?”周伯邑听了这分析有些想笑。

“不,这是从小孩子的角度分析。”

季夏俏皮一笑,朝他吐舌。看了一下书房角落里的座钟,已是晚上九点。季夏开了书房的门正好见到周洋的姐姐,“兰姐,吃药的时间到了。”

周兰正是听到“咚咚”的报时声才上来的。“正想来提醒老爷,小姐在就正好,得好好看着老爷把药都喝了。”

上一篇:贪图媚香下一篇:误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